就像洋奶粉一樣,洋葡萄酒正在大肆侵吞國產葡萄酒的份額,中國葡萄酒業“急”了。近日,中國酒業協會向商務部提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有酒業營銷專家表示擔憂,稱此舉可能會提高國人消費葡萄酒的成本,“雙反”申訴成功后增收的懲罰性關稅或致進口葡萄酒的價格上漲,最終還是要國內消費者承擔這一后果。
市場:進口紅酒搶灘兇猛國產葡萄酒業承壓
中國葡萄酒企業正遭受到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強大沖擊。通過國產葡萄酒巨頭這兩年的業績報表可見一斑。張裕今年公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總營收為30.13億元,同比跌2.51%,凈利潤同比僅微漲5.04%,是5年來張裕凈利潤增幅最低值。長城葡萄酒2011年銷量有2.1%的跌幅。王朝2011年營收下跌10%,凈利潤暴跌97%。
煙臺張裕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酒協和商務部曾經來過公司進行多輪調研,這件事情是根據調研情況,國家決策部門綜合進行判斷后而進行的。作為國產葡萄酒企業來講,確實看到目前國內進口葡萄酒的一些亂象,國家在這方面如果有一定舉措,肯定對整個國產葡萄酒產業有利。如果市場在公平競爭的框架下形成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是某些出口葡萄酒企業確實有國家補貼,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就不太合適了,企業也會覺得不公平,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陳泳表示,十分贊成中國酒協的這個行為,我國葡萄酒產業已成規模,國家對葡萄酒企業并無相關補貼,國產葡萄酒生產成本高,利潤低,歐盟若對其葡萄酒企業進行補貼,這樣對國產葡萄酒企業就非常不公平,必須遏制這種行為。
就此次“雙反”申訴能否成功的問題,陳泳表示,國內已有其他行業申訴歐盟反傾銷成功的案例,不過,即使該申訴成功,接下來的國產葡萄酒的發展還是要靠企業的規劃,企業應該要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身。
某國內知名葡萄酒進口商稱,“雙反”事件可能會影響公司采購工作,但目前對其銷售影響并未顯現,如有影響也要等到1~2年后才能出現。
影響:“雙反”難改國內葡萄酒市場格局
來源:信息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