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東煙臺萊州灣畔的海廟港風平浪靜。9月1日中午12點,為期三個月的黃渤海伏季休漁期將結束。為迎接開海,煙臺萊州
灣畔千艘漁船也開始忙碌起來,為重新出海作業做準備。
昨天上午10時左右,李寶餅和伙計們將最后一船的扇貝暫養籠拾掇上萊州海廟港岸邊,“扇貝一年分苗六次,這是最后一次分苗。我尋思在休漁期結束前,把這個活干利索了,準備出海打海鮮。”
李寶餅來自河南,從事海上養殖捕撈6年。每年3月份他從老家趕到萊州,過小年時才回去。“我們早上四五點鐘出海,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分苗區。為了趕時間,這次我們7條船一起出海,緊趕慢趕用了5天的時間。現在扇貝有2厘米大,一個4層的成養籠能裝四五十個扇貝苗,水溫和餌料都很適宜分苗養殖。”
望著一串串裝好的扇貝成養籠,老李很有成就感,“現在可以放心去干別的活了,再有2個多月就能吃上新鮮扇貝了。”
自8月1日刺網漁船可以出海捕撈以來,萊州市海域主要捕撈品種為梭子蟹、爬蝦以及鯧魚等。
“我今天早上4點多上船,捕撈了百十來斤的海鮮,梭子蟹和火燎蟹居多,還有少數爬蝦和蛤蜊。現在還是不到時候,出去一趟賺的錢還不夠燃油費和工人的工資。”萊州市永安街道海廟姜家村的漁民姜吉河將蟹網扔向岸邊的車上,“早上販賣水產的過來收梭子蟹,半斤大小的每500克40多元,拿到市場上每500克能賣90元。”
在水產市場,水產店老姜告訴記者,進入8月份以來,購買海鮮的市民多了,銷量大約比平時增長三成。價格也相對下降,“現在最受市民歡迎的就是火燎蟹了,賣得便宜,利潤很低。”海鮮老板姜先生說。
修漁船補漁網漁民盼豐收
休漁期間,修修補補是頭等大事,在海廟港歸航漁船都靜靜停靠在碼頭。在林立的檣桅下,漁民忙著收拾船只和漁具。
漁民王盛今年50多歲,家就在海廟港附近的村子。談及休漁期的生活安排,王盛說,“為了確保出海安全,現在各家出海的都在修理漁船,整理漁網,準備休漁期結束出海大干一場。估計做完這些準備工作,休漁期就差不多結束了。”
走進各家漁船的魚艙,各種糧食和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我準備了一大袋子土豆、洋蔥,面粉、花生油都有,平時換洗的衣服、洗漱用品提前都要準備好。休漁期一結束,我們就忙了,大半個月不能回家。”王盛告訴記者,他們嚴格遵守休漁的規定,雖然生活有壓力,但休漁的日子還是輕松愉快的,“現在我就盼望9月1日休漁期結束后能多打一些海鮮。”
來源:水母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