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貨主力合約再次大漲53元,漲至4620元/噸,漲幅為1.26%,接近了歷史高點。而與此同時,小麥期貨價格卻仍然徘徊在2530元/噸左右。由于豆粕是飼料的主要原料,因此國內豬飼料價格也已升至3500元/噸左右,飼料價格貴過糧食價格,這聽起來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豆粕兩個月漲價1/3
“豆粕價格從來沒漲這么快!”“科盛飼料”負責原料采購的高經理告訴記者,6月底7月初的時候,豆粕價格還是3400元/噸,而如今2個月不到已經漲了1200元/噸,“漲幅超過三成背后的原因是輸入性成本上升,所以說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據悉,今年6月以來,美國遭遇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導致大豆大面積減產,而作為美國大豆最主要的進口國,減產直接導致了中國國內豆粕價格的飆升。高經理說,目前的豆粕價格還未到頂:“這段時間國內豆粕的生產主要依賴的還是美國大豆,估計要到明年3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后情況才能緩解。”
紹興縣順達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波也表示,近兩個月來他們的豆粕進貨價漲了6次,最近的一次是在8月20日,如此頻繁的調價和巨大漲幅已經讓飼料行業“吃不消”。“基本上每種飼料里都要加豆粕。”王海波說,作為蛋白類成分,豆粕在飼料中的地位幾乎不可取代,他們生產的生豬飼料中豆粕含量接近20%,小豬飼料中的豆粕含量更高,達30%,豆粕價格每上漲1000元/噸,就意味著他們的生產成本也要升200~300元/噸。事實上,飼料的另一主要成分玉米的價格也在上漲,只是漲勢不如豆粕那么厲害。
“科盛飼料”的高經理認為,上游原材料的提價大大壓縮了像飼料生產、養殖等下游行業的利潤,可面對不斷攀升的原料價格,飼料廠、養殖戶又顯得束手無策。“原料的儲備需要大量資金、場地,這并非所有企業都能負擔得起的。”
生豬養殖戶喊“要虧了”
豆粕價格上漲帶動飼料價格上漲,而飼料價格的提升已經影響到了養殖行業。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