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臺風“布拉萬”的尾巴掃了一下的大連農田,一些蔬菜遭遇“破相”。這些或有爛坑、或有爛心的蔬菜以極低的價格被菜商從地頭收走,進到農貿市場里,零售價比同類正常品質的跌一半左右。
昨天,大連西崗區長春路附近一家農貿市場里,攤主劉女士將西紅柿分成了兩堆。“這堆2元一斤,這堆3.5元一斤。 ”她介紹,除了西紅柿底端有水疤之外,質量上沒有差別,完全不影響食用。另外一箱旱黃瓜里,有一些是“沾水下架”的,從黃瓜尖往下有一條兩三厘米長的水印,這些黃瓜賣一元一斤,旁邊的新鮮黃瓜則是2.5元一斤。
“這些菜不能長時間儲存,所以不敢多買。”一位買了4根“帶印”黃瓜的市民說,雖然不影響吃,但一般兩口之家的年輕人還是愿意買“整裝”的,一來放得住,二來吃得放心。
大連市內一位菜果批發商向記者透露,一般下過雨之后,種植戶都會將被雨水“破相”的品種單獨挑出來。過去,菜農在進行完大宗批發之后,會就近將這些次品推上市集,單獨處理。前幾天下過雨之后,不少批發商開始以極低的價格在地頭專門收這種菜,比如黃瓜正常的收購價是0.7元一斤,沾到水、賣相差的就成筐批,估計一斤只能合0.2元左右。這些拿到市場上即使賣1.5元二斤,凈利潤也比新鮮黃瓜高出一大截。
記者注意到,如今葉菜在零售市場上的表現非常微妙。前段時間批發價高達12-15元/公斤的菠菜,如今受上市量大增的刺激,價格已經跌了50%。昨天雙興蔬菜批發市場里,菠菜的批發均價為6元-8元/公斤。但是,西崗區兩家農貿市場里,菠菜在白天的零售價仍然要到15元一斤。有趣的是,到了18時以后,這款高價菜立刻降到了4元一斤。“其實賣到20元一斤時,還是有人會買。 ”一家攤主很誠實地告訴記者,前段時間的高價令菠菜銷量很差,現在不降價的原因就是走貨太慢,另外也是想對市場做一個“緩沖”。菠菜難以存放,一般拿10斤貨至少損耗2斤,這也拉大了批發、零售之間的價格差距。(蘇琳)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