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梁子牌大閘蟹下月初即可大量上市圖為:螃蟹脫的殼。
圖為:我省今年培育的蟹苗。
圖為:汈汊湖上養殖戶給螃蟹喂食。
向高端市場進軍
湖北省水產局產業處處長張漢中介紹,去年我省河蟹面積288萬畝,年產量8萬噸,產值40億元。畝均產值不足1400元,平均每斤售價僅25元。
我省與江蘇的養蟹面積相差無幾,但江蘇的產量高達32萬噸,產值達180億元,均是我省的數倍。
究其原因,江蘇多為池塘精養,我省是粗養,在關鍵技術上有差距,螃蟹的規格上有較大差距。
人們意識到,兩省螃蟹的差距,核心要素是在品牌。雖然我省螃蟹品質好,尤以梁子牌螃蟹出眾。但其品牌影響力,整體不如江蘇的陽澄湖螃蟹。
于是,我省有了梁子湖螃蟹十多年的品牌追求。
除了品牌影響力外,我省螃蟹的銷售渠道問題也十分突出。
省河蟹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炳生介紹,協會有56家會員單位,面積達120萬畝,全是千畝以上的精養池塘和萬畝以上的湖泊。產量約4萬噸,銷售額占全省60%以上。細分銷售市場,協會80%的產量以批發的形式,銷到江浙沿海發達省份及東南亞等地,真正有包裝、打品牌的僅占20%。銷售均價,中秋前后每斤50元至60元,后期為40元,售價比全省平均價高出許多。當然,這里面,不乏走批發渠道的螃蟹,被中間販子拿去傍了名牌。
事實上,這只是全省螃蟹產業的一個縮影。
漢川的養殖戶張紅波介紹,每年螃蟹銷售,都是販子來地頭拿貨。自己也想賣高價,但苦于沒有渠道。這樣的養殖戶不在少數。
于是,有了17日產銷對接的一幕。
25家養殖基地共用一個品牌,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又不危及自身基地,這是不少會員的共同關注點。
21日傍晚,漢川天歌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曾天祥,仔細打量剛從郵局取回的螃蟹包裝盒樣,計劃加上“天歌”字樣,他說:這樣才能規避風險。
會員們所擔心的,省河蟹協會早已考慮到了。目前,他們正在準備統一的包裝、防偽設施等,并特別提醒各會員單位,注明產地,盡量避免因統一使用品牌帶來的風險。
突破蟹苗瓶頸
除了后期養殖技術造成的差距外,湖北螃蟹從投苗起,就與江蘇螃蟹有了距離。
我省每年需從江浙沿海大量購進蟹苗。由于運距遠,蟹苗至我省最快需10小時,導致成活率不高。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武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