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美國大部分地區遭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農作物收成預期顯著惡化。國際糧價持續“高燒”。一些評論人士和媒體熱衷于宣稱新一輪國際糧食危機已經到來。但是,國際機構和糧食問題專家表示,現在糧食價格和供應形勢與2008年有很大不同,斷言新的糧食危機到來沒有依據。
水稻:產量和庫存足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和玉米生產國及出口國。6、7月份以來,美國主要農業區遭遇高溫、少雨天氣,玉米和大豆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官方報告顯示,超過一半以上國土遭遇旱災,其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為半個多世紀以來所罕見。美國農業部8月14日發布的監測報告說,總體而言,8月份以來旱情依然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徘徊,玉米和大豆長勢仍處于1988年大旱以來最為糟糕的狀況。
8月10日,美國農業部調低了對主要農作物的產量預期。美國農業部官員告訴記者:“與去年相比,今年美國玉米產量預計下降4010萬噸,出口減少640萬噸;大豆產量預計下降990萬噸,出口減少650萬噸。”
近期,旱災還波及到俄羅斯。6月,俄羅斯農業部宣布將糧食生產預期從原有的9400萬噸下調至8500萬噸。
不過,糧食世界不乏利好消息。美國29個種植大豆的州中許多已經迎來了雨水。美國大豆委員會國內計劃高級主管馬克·溫格爾樂觀預期,美國今年的大豆收成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有利于市場上大豆價格的穩定。
此外,全球水稻產量和庫存充足。糧農組織指出,幸運的是,世界稻米價格至今“保持著令人驚訝的穩定”。糧農組織認為,中國、印尼、泰國的水稻都將豐收,非洲的水稻產量也將增長3%,而澳大利亞的產量更會比去年提高32%。從全世界的情況來看,水稻產量將會好于高產的2011年,達到7.245億噸。正是由于水稻產量和庫存充足,未來幾個月內出現價格猛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主要糧食品種不短缺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