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今年全國早稻總產量達到3329萬噸,比上年增產54萬噸,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增產14.5萬噸,在全國增幅占比中超1/4.據自治區農業廳介紹,今年早稻產量增幅大,主要得益于實施“多播一斤種,增收百斤糧”重大示范工程等一系列增產增收的強有力措施。
今年以來,自治區農業部門克服年初持續低溫陰雨、局部洪澇和“兩遷”害蟲等災害影響,全力推進以早稻為主的糧食生產,早稻面積保持基本穩定,單產同比提高4%,創下近10年來的新高;圍繞搶農時、促增產,組織召開全區春耕生產現場會、早稻田間管理現場會等推進糧食生產。結合自治區開展的“3萬工作隊員深入農村開展興農富民春季大行動”,組織技術培訓,推廣良種良法;6名院士和71名國內知名農業專家組成11個服務團,分赴各地開展指導,為春耕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服務。
新一批農業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農業部門下氣力抓好防寒集中育秧技術推廣加速秧苗成長,以及“多播一斤種,增收百斤糧”重大示范工程,印制400萬份“明白紙”送到田間地頭。同時,普及推廣“三避”、編織袋隔層育秧等適用技術和超級稻、玉米等良種,并在每個市、縣、鎮(鄉)設立春耕示范點,依靠科技打好抗低溫陰雨保春耕的硬仗。
此外,全區糧油高產創建示范片由去年的106個增加到255個;推廣超級稻724萬畝,占早稻面積的49.2%,同比增長4.6%;早稻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超1000萬畝,這也為早稻增產增添了籌碼。(寄雪)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