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如林的甘蔗,株高3米多、節莖像成人手臂那么粗,每根蔗毛重普遍在2-2.5公斤之間,雖然前些天遭受臺風和暴雨狂吹猛打,但依然挺拔不倒伏,在周邊幾千畝蔗海里猶如“鶴立雞群”,引人注目。這是8月25日,筆者在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農科所400畝高產高糖示范片看到的景象。
“前幾天,橋鞏鄉一農民砍了3分地甘蔗,蔗種產量就達0.3噸。照此推算,現在甘蔗畝產可達到10噸,按照以往生長規律推算,預計到年底時畝產量有12噸。”示范片項目負責人譚成軍告訴筆者,“這片‘千畝萬噸(即畝單產量達到10噸)’高產高糖示范片是遷江糖廠示范推廣的新桂糖031137、032287等系列新品種。按種植一畝甘蔗需要0.8噸種子計算,這片甘蔗地可以滿足5000畝蔗地用種。現在蔗種一噸賣700元,而農民只需出500元,余下部分由糖廠補貼。這幾天,橋鞏、七洞、良塘、石陵、平陽等鄉鎮的蔗農絡繹不絕地前來參觀,預訂了100多畝蔗種。真是好種子不愁賣呀!”
據了解,興賓區農科所這片400畝“千畝萬噸”甘蔗新品種可謂本小利大:引進新品種、實施機耕深松深挖、寬行密植、地膜覆蓋、測土配方施肥、排水灌溉等科學田間管理,畝投入在2000元左右,而按現在每噸賣700元、每畝產10噸計算,扣除成本還有5000元的收入,算是甘蔗產業中的高收入了。據了解,如今興賓區11個“千畝萬噸”甘蔗種植示范基地總面積8000多畝,畝單產普遍在8-10噸。受“本小利大”的啟示,高產高糖新品種成為當前該區農民種植秋植蔗的首選。
興賓區作為全國最大的縣級糖料蔗生產基地,目前甘蔗種植面積達153.8萬畝,由于雨水、種子、田間科學管理等方面的“三湊六合”,當前甘蔗畝苗數、株高都普遍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預計畝單產將比去年增長1噸以上,平均可達到5噸左右,令蔗農喜出望外。
如今,正值秋植蔗種植黃金季節,來賓市下達給興賓區種植任務是6.5萬畝,根據土地潛力和發展空間,該區自我升溫加壓,計劃發展秋植蔗種植面積8萬畝。興賓區人民政府與區域內制糖企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一是各企業新引進和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蔗種價種植戶承擔不超過500元/噸,超出部分由制糖企業負責承擔。二是各制糖企業劃定的機械深耕深松植蔗示范片,凡采用大馬力拖拉機整地種植的,由企業補貼180元/畝。三是為鼓勵蔗農種植優良品種,凡經企業同意異地調種的,企業按1元/噸公里的蔗種運輸費補貼給種植戶;采用地膜覆蓋種植秋植蔗的,由企業按進貨價的50%供應地膜給蔗農;凡種植秋植蔗在3畝以上的資金困難戶,可向企業申請不低于500元/畝的貼息貸款。四是凡在土整區耕地種植秋植蔗的制糖企業每畝補貼300元,面積以企業驗收為準。由于優惠政策好,得民心,興賓區農民種植秋植蔗勁頭十足,截至8月27日,該區落實甘蔗種植面積4.5萬畝,新種甘蔗達5441畝。
來源:昆商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