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8月30日約談國內大型糧油生產企業之后,次日國內期貨市場豆粕、油脂價格齊齊下跌,但是9月3日,期貨市場豆粕攜手豆油再度大幅上漲,漲幅均在2%以上,豆粕期價更是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如何應對谷賤傷農與米貴傷民交替出現的困局,政府面臨著兩難的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糧食與貿易政策研究學者程國強認為,對于中國來講,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階段,一方面,種糧比較效益持續下降,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的難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糧價被認為是百價之基,今后一段時期或更為敏感。
此前,8月30日下午,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和價格司約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中儲糧油脂等6家企業。行業知情人士透露,這次約談不僅限于豆粕生產企業,也包括油脂加工企業。此次約談的起因是,養殖企業因飼料成本過高而陷入虧損境地,有部分養殖企業向國家發改委投訴,希望抑制豆粕原料價格過快上漲。
受此消息影響,8月31日國內期貨市場豆粕、油脂價格齊齊下跌,但是9月3日,豆粕期價攜手豆油大幅上漲,漲幅均在2%以上,豆粕期價更是再度刷新歷史新高,大豆主力合約1301也一度突破5000元/噸。
9月3日,國內豆粕現貨價格繼續攀升,刷新前一周創下的4年多以來新高,進一步逼近2008年7月初創下的歷史最高價格水平,當時沿海地區豆粕價格為4700元/噸-4850元/噸。而今年年初豆粕價格僅僅才2900元/噸左右。
“盡管國家調控預期給市場構成一定壓力,但近期豆粕現貨價格仍有望震蕩趨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昨日發布一份豆類研究報告認為,未來數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明顯低于正常水平,國內大豆供應趨緊狀況日益顯現,企業將積極采購臨儲大豆來彌補進口大豆不足的局面。
這份報告測算認為,目前近月船期進口大豆到港完稅成本在5500元/噸左右,臨儲大豆價格與之相比具有明顯價格優勢,這也將吸引企業積極采購。由于成本高企,工廠挺價及惜售意愿有增無減,加上飼料需求高峰即將到來,因此,盡管國家調控預期給市場構成一定壓力,但近期豆粕現貨價格仍有望震蕩趨升。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