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記者從省農業廳獲悉,今年7月、8月發生的大秋作物病蟲害基本得到控制。發生較重的玉米粘蟲、玉米螟等不會對我省今年秋糧總產量造成太大影響。
7月份,我省強對流天氣頻繁,大部分市、縣降水偏多。8月份我省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偏多1成—2成,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略偏低。這樣的氣候條件極利于粘蟲、玉米螟等喜濕性病蟲的發生流行。截至8月中旬,全省大秋作物病蟲害發生面積3156萬畝次,重發面積952萬畝次,分別比常年平均增加了8%和12%。
今年發生較為嚴重的是玉米粘蟲。農情部門對燈下蛾量(一種蟲量統計方法)統計顯示,三代粘蟲是上年的5倍,全省發生面積超過400萬畝。今年7、8月,玉米粘蟲在晉中、運城、臨汾、晉城、長治等地均有發生,局部地塊受害嚴重。另外,二代玉米螟在中北部玉米主產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76萬畝。受害玉米葉片不同程度被食,嚴重發生田葉片僅殘留主脈,正在灌漿的雌穗花絲被吃光,有的籽粒也受到啃食,受害程度為我省多年罕見。
面對大秋作物病蟲害重發的嚴峻態勢,省農業廳于8月2日及時下發了《關于做好大秋作物病蟲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病蟲害發生后,我省對粘蟲、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實行三天一報制,并利用電視、網絡、短信等及時傳遞、共享病蟲發生信息,這為準確預判和防治病蟲搶得了先機。各級農業部門同時派出技術力量深入田間地頭,分片包點,指導農民防治病蟲。通過召開現場會、舉辦培訓班、播放技術講座、印發明白紙等手段,農民提前獲得信息,及時掌握防治技術。群防群治是打贏這場防控戰的重要保障。
各級植保部門則重點擔當統防統治任務。截至目前,省植保部門共向病蟲重發區下撥防治用藥129噸、殺蟲燈834盞、誘芯5萬余枚。各級植保部門統防統治三代粘蟲195萬畝次,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經過一個多月的防控,我省大秋作物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對秋糧總產量影響不大。(段偉華)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