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市民買菜時發現,豬肉價格又開始上漲了。根據本報統計的數據顯示,省城有農貿市場豬肉價格較前段時間每斤上漲2元左右。業內人士認為生豬批發價格上漲、市場需求增大是主要原因,預計下月豬肉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豬肉價格步入上漲周期
“豬肉價格又漲了?”“上周就漲了,批發價漲了,零售價也要漲啊。”昨天上午,在吉祥苑農貿市場,不少買菜的市民發現豬肉價格漲了,記者看到,五花肉價格為13.5元/斤,肋排價格23.5元/斤,與上周相比每斤上漲2元。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省城多家農貿市場的豬肉都出現上漲的現象。
此外,記者從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發現,8月20日-8月26日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19.85元/公斤,較上周上漲0.97%。自7月23日以來,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白條肉周平均出廠價已經連續5周上漲。“今年豬肉價格從4、5月份開始下跌,6、7月比較穩定,從8月中旬開始略漲。”一品牌肉經銷商負責人李先生告訴記者。
采訪中,不少經營豬肉的商戶表示,隨著秋季大中專院校陸續開學,以及各項基建工程的陸續開工,生豬市場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豬肉價格逐漸步入上漲周期。”吉祥苑農貿市場經營豬肉的劉先生表示,豬肉價格上漲是因為“在秋季來臨以后,尤其是中秋節快到了,市民對于豬肉的需求會增加。”高新區經營豬肉生意的王先生認為,“根據經驗,每年9月以后,豬肉價格就會季節性地上漲,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飼料價格上漲推高豬肉價格
“豬飼料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推高養豬成本。”采訪中,上述業內人士王先生表示,“影響豬肉價格的核心因素之一是飼料價格,目前飼料主要以玉米和大豆為主。飼料價格上漲首先會推高養豬成本,進而影響豬肉價格。”“在豬肉價格回暖的同時,受美國干旱天氣和國內蟲災等影響,飼料價格不斷攀高,”王先生介紹道,目前我國大豆主要依靠進口。而近期美國大旱導致的糧食減產預期推高了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今年全球大豆可能減產20%-30%。
來源:山東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