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宏觀經濟室副主任李國祥均認為,下半年至明年初,我國豬肉價格將呈現持續上漲趨勢,但對cpi的拉動作用有限。生豬養殖業實現規模化仍需一個較長過程。
豬價步入上漲周期
中國證券報:怎么看待下半年和明年初我國豬肉價格的走勢?未來影響豬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鄭風田:就目前形勢而言,下半年的豬肉價格將持續上漲。影響豬肉價格的核心因素之一是飼料價格,目前飼料主要以玉米和大豆為主。今年美國大豆和玉米的幾個主產地受災較嚴重,今年全球大豆可能減產20%-30%,而目前我國大豆主要依靠進口。未來豬飼料價格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存在導致豬肉價格波動的可能性。總體而言,今年末至明年初的豬肉價格將穩步上升。
李國祥:歷史經驗顯示,每年9月以后,豬肉價格就會季節性地上漲,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在秋季來臨以后,我國居民對于豬肉的消費通常會增加,尤其是中秋節、春節等假日期間。另一方面,當前國際市場豬飼料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推高養豬成本。長期來看,豬肉價格逐漸步入上漲周期。
中國證券報:豬肉價格的波動對接下來的cpi將產生什么影響?
鄭風田:雖然食品價格是導致cpi波動的重要因素,但cpi是國家經濟形勢的一種反映。如果投資很多、需求旺盛,則cpi自然會上漲,而不僅是豬肉價格或某種農產品、食品的價格能推動cpi快速上漲。因此,我不認為未來豬肉價格上漲會推動cpi快速上漲。
目前公眾對cpi憂心忡忡,主要源于對中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的預期。換言之,如果中國的投資環境得不到有效改善,且經濟刺激政策沒有有效實施,則經濟形勢會繼續低迷,cpi水平會進一步下降。
李國祥:豬肉價格上漲一定會對cpi造成影響,但我預計下半年cpi水平仍將呈回落態勢。目前豬肉價格是由季節性因素導致的小幅上漲,只要不是大幅快速上漲,則對cpi的影響不會很大。此外,雖然豬肉價格將上漲,但其他影響cpi的價格因素可能下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
外來資本短期內影響不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