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化,不是單純地實現“網絡到村入戶”這么簡單,而是要讓農民把信息網絡與技術用好用足,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與水平。盛夏時節,記者走訪山東各地,體驗了一場以應用為先的農業信息化“之旅”。
作為湖中面積最大的島,誰也不會想到就在幾年前,微山島還是一個收不到手機信號,除輪渡外再無其他溝通方式的“信息孤島”。而現在,整個微山島架起了千米光纜,已有800多漁業養殖戶實現3g上網和光纖上網,并因此成為湖區養殖戶致富的新手段。
微山島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承超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和島上的許多人一樣是個普通的漁民,每年捕魚、養魚的收入只有幾萬元??勺詮?002年成為島上最早用上網絡的養殖戶后,他的生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十年間,他的魚塘已擴展到200余畝,年產值過百萬。
“從網上學養殖,試著引進新魚苗。在阿里巴巴、水產網上發布自己的養殖信息,接訂單,找客商?,F在我光qq群就有20多個,每個群里光客戶就近400個。最近我銷售一批田螺,若是樣品送過去費時費錢,現在通過攝像頭可以直接讓客戶看到貨?!睏畛谐嬖V記者。
“目前,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意是通過網絡做成的。像現在我養的鴨嘴魚、水蛭都是在網上看到的商機后引進的?!背俗约菏芤?去年當選合作社的理事長后,楊承超還主動教起了合作社其他養殖戶學起了“沖浪”。
據了解,楊承超所在的微山縣上莊村共有61戶養殖戶,平均每戶年純利潤在10萬—15萬元之間。“不會上網就等于少了條財路。今年我們還準備統一升級電腦,合作社的網站也將于年底上線?!睏畛谐f。
來源:大眾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