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調和油的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橄欖調和油、花生調和油、玉米調和油、芝麻調和油、葵花籽調和油、谷物調和油、藻類調和油、食用調和油、魚油調和油等等。但是,這些調和油里面,真正的橄欖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所占比例不到1%,其中90%以上是大量的廉價棕櫚油。
高價食用油,如橄欖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油酸、亞油酸,營養豐富。而低價食用油,如棕櫚油、豬油、黃油、牛油等,飽和脂肪酸含量相當多,不利于身體健康,消費者應該少食用。
因我國《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至今未出臺,導致市場上食用調和油隨意勾兌,冠名。消費者花的是高價食用油的錢,購買的是低價食用油。食用油企業應該有責任將調和油的成分比例標注清楚,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