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茶上市、中秋臨近,臺灣茶成為人們舌尖上的新寵,但本地市場各種臺灣茶名稱繁多、價格相差懸殊,讓人霧里看花。本月底,臺灣名品展將在星海會展中心召開,即將集中亮相的臺灣茶引發了大連消費者的極大興趣,大家都期待能了解其中的消費真相。
消費者印象幾十種“阿里山”價差好幾倍
昨日,記者在茶城和多家茶店觀察發現,臺灣茶每斤的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大多數商家坦言市場上有不少假冒臺茶,但都保證自己的茶葉絕對是來自臺灣。而消費者由于大多沒去過臺灣,所以也只能被本地茶商引領。記者在福康茶城隨機采訪了8位消費者,他們都表示對臺茶熟悉又陌生。家住興工街道泉涌社區的馮先生的觀點很有代表性:“過去臺灣茶賣價挺高,普通茶客一般消費不起。如今卻發現價格沒有參考標準,名稱、包裝樣式也各有不同,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不敢輕易購買。”資深茶友王女士則表示:“市場上光是叫‘阿里山’的臺茶就有幾十種,價格卻差了好幾倍,我一直不知道啥樣的才是正宗貨。”另外,還有4位受訪者對臺茶的印象是其品質高:“感覺臺茶和鐵觀音類似,最適合在秋天品飲,臺灣當地生產制作更規范,所以喝這種茶應該更安全健康,還能體會傳統烏龍茶的韻味。”
大多數消費者對臺茶印象模糊,而去過臺灣的消費者對它也仍是霧里看花。上個月,在友好廣場附近工作的白領潘先生跟團在臺灣暢游八天七晚,然而在當地,最期待的高山烏龍茶茶園根本沒時間去,倒是被拉到了所謂阿里山茶農經營的購物店。“茶農”熱情洋溢地介紹各款高山烏龍茶,語音、語氣、語調可參詳電視購物里的廣告詞:“大陸的朋友們,這款茶原價2000臺幣,現在買四盒送一盒,多買多送,如果買夠十斤,更有團購優惠,絕對貨真價實……”昨日,潘先生接受采訪時失望地表示,“喝一口茶,居然水有腥味。去了一趟臺灣也沒能真正親近臺茶,對它的了解也沒增加。”
購茶期待希望喝到老茶、獲獎茶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臺茶消費中正興起一股老茶熱,但有的商家會用兩三年的焙火茶冒充十年老茶,每斤能賣到數千元。對此,茶友郭勇稱,他希望能在即將召開的臺灣名品展中喝到真正的老茶。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