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記者走進涼州區吳家井鄉玉霖萬頭肉牛養殖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寬敞整潔的院落,其間一棟棟高標準雙列式圈舍里,一頭頭膘肥體壯的肉牛在悠閑地吃草。圈舍實行封閉式建筑設計,安裝自控式排風扇等設施,消毒室、飼料加工間等一應俱全。
玉霖萬頭肉牛養殖場是吳家井鄉利用中學農場閑置土地引進的投資項目,于去年8月下旬開工,計劃今年10月完工。養殖場場長李柏山是當地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據他介紹,養殖場占地面積500多畝,投畜后計劃年存欄5000頭肉牛。談到養牛的效益,李柏山說:“建現代化養殖場雖然投資大,但收益也大,牛場建成后,預計銷售收入達到8000萬元,實現利潤1600萬元。”
李柏山告訴記者,養殖場計劃總投資5800萬元,分三期完工,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和監管常態化”的六化原則建設,現已建成高標準雙列式牛舍26棟2萬平方米,修建青貯池2個7200立方米,完成飼料庫房、消毒室及養殖場內外綠化和道路硬化、辦公樓修建等工作。養殖場現存欄肉牛1300頭,并飼養了部分羊、鴨子、鴕鳥。
“吳家井鄉發展養殖業有許多優勢?!崩畎厣秸f,一是地理優勢。該鄉地勢平坦,有較好的養殖業發展條件。二是飼料優勢。該鄉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合玉米生長。而牲畜的主要飼料是玉米。再加上離黃羊河農場近,可充分利用黃羊河農場豐富的飼草資源,有效降低養殖成本。三是交通優勢。該鄉交通便捷,有利于養殖業的銷售和流通。四是傳統優勢。該鄉歷來有發展養殖業的傳統。
李柏山說,搞規模養殖,便于集中管理,還可以改善村里的環境衛生,預防疫情傳播。養殖場利用先進的管理技術,科學的養殖設備,輻射帶動周邊養殖戶運用品種改良和新技術應用,從而帶動全鄉養殖業向規?;F代化邁進。
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李柏山購置了一套飼料加工設備,同時還建了青貯氨化池,自己當起了牛的“營養調配師”。他還用養殖場的糞便漚成的有機肥料澆灌地里的莊稼,既消除了環境污染,又綜合利用了資源,實現了養殖業的生態循環發展。
來源:甘肅畜牧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