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1日向唐廣文(音)博士發去電子郵件,就“黃金大米”試驗疑云請其作出澄清。記者在9月2日收到了塔夫茨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公共關系助理主任安德莉亞·格羅斯曼發來的電郵,就該事件做了聲明,同時附上了“唐廣文和她的同事2012年8月1日和2009年先后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jcn)網站上的兩篇相關論文”。
安德莉亞·格羅斯曼在聲明中說,“這項試驗的目的是測試黃金大米作為在發展中國家一個非常嚴重健康問題(維生素a缺乏)的部分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格羅斯曼在聲明中說:“這項研究聚焦一小組健康的中國兒童,年齡在6至8歲。中國兒童血液中維生素a含量低是普遍現象。試驗前征得了所有兒童家長的同意。所有參與試驗的兒童都接受了一定形式的維生素a。”
但這份聲明較為含糊。聲明僅稱參與試驗的兒童都接受了一定形式的維生素a,未說明試驗的兒童是否吃了黃金大米。
美國當地時間9月4日上午10時左右,本報駐美國記者接到格羅斯曼親自打來的電話。格羅斯曼稱,正在召集相關部門人員開會了解此事,這需要一定時間,因為他們需要在聯系有關方面和人員之后才能給出回應,而唐廣文暫時不在辦公室。最快可能要到當地時間4日下午才能給記者回復。
轉基因大米人體試驗調查:中美當事人說法不一致
近日,網上傳出美國科研機構利用中國兒童進行轉基因大米試驗,引發了高度關注和爭議。試驗領導者、美國塔夫茨大學華裔教授唐廣文通過校方發言人對此事給予了書面回應,承認對湖南72名兒童試吃“黃金大米”,強調試驗經過中美雙方有關機構批準。
美方論文稱黃金大米來自美國
8月31日,有網文稱,美國一專業網站刊登的論文透露,美國塔夫茨大學一科研機構2008年在湖南省一所小學進行過轉基因大米(黃金大米)人體試驗,該網文隨即在國內外引發強烈關注。
記者了解到,8月1日,《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網站發表了一篇名為《黃金大米中的β-胡蘿卜素與油膠囊中的β-胡蘿卜素對兒童補充維生素a同樣有效》的論文。
來源:人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