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林鵬發自成都
近幾年來的白糖市場,無異于一部從“甜蜜”到“苦澀”的交響曲。
縱觀最近三年云南糖網的國內食糖現貨價格指數圖(以下簡稱“csi”),猶如“過山車”。
來自csi的數據顯示,8月29日,國內白砂糖現貨的價格為6026.5元/噸,而去年8月19日,高達7932.58元/噸。一年的時間下跌了近2000元/噸。隨著,糖價的大幅回落,糖企也告別了“甜蜜的時光”。
受累于糖價的大幅下跌,多家糖業上市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半年報顯示,南寧糖業(000911.sz)公司虧損3246萬元,去年同期則盈利1.43億元。貴糖股份(000833.sz)今年上半的凈利潤則大幅下降八成。
“初步計算本年度制糖成本約在5600-5700元/噸。目前廣西南寧主流成交價在5800元/噸,制糖企業食糖利潤可見一般。”卓創資訊白糖分析師邊婷婷昨日下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糖企的利潤已經非常薄。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昨日下午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目前糖企的日子并不好過,生產一噸糖只有一兩百利潤,但仍能夠保持微利。而貿易商只能通過收取運費來維持公司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制糖企業利潤能達上千元。
上市糖企利潤大跌
來自csi的數據顯示,2008年底,國內白砂糖現貨的價格還在2800元/噸左右掙扎。從2009年初,糖價一路飆升,到去年八月份達到了近8000元/噸,彼時,白糖被冠上了“糖高宗”的稱號,此后糖價一路向下,一年時間每噸跌去了近2000元。
卓創資訊白糖分析師邊婷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1年為中國食糖減產周期,2011年榨季白糖消費量約為1300萬噸,而產量僅為1045萬噸,加上194萬噸的進口糖,還有60萬噸的供應缺口,國內食糖處于供應偏緊的格局,糖價高位運行,顯得水道渠成;與2011年不同的是,2012年為食糖增產的第一年,食糖產量為1150萬噸,較上榨季增產105萬噸,再加上進口糖等因素,國內食糖供應性對寬松;另一方面,本年度含糖食品增速下滑,終端需求處于弱勢,難以為糖價提供有效支撐。所以2012年糖價基本上維持下行走勢。
來源:云南糖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