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豆粕從年前不足2800元/噸一路扶搖直上漲至4600元/噸上方,在上漲過程中,豆粕交投量屢創歷史紀錄,成為市場毫無爭議的明星品種。目前,美豆和連豆粕期價均已創出歷史高點,本文將剖析在干旱天氣的炒作及后期供應偏緊背景下豆粕走勢將如何演繹。
隨著美豆單產面積及優良率不斷刷新最低值,美豆期價已突破1700美分/蒲式耳,相比年初上漲了近45%。
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顯示,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主產國單產和產量均有大幅下降,庫存消費比也存不斷降低的態勢,供應偏緊已成市場共識。
美國大豆種植區西南部持續的干旱天氣成為本輪炒作的幕后推手。從生長速度來看,由于今年美豆種植進程較快,較往年相比提前半個月左右,開花率也明顯高于往年,所以干旱對美豆關鍵生長期影響加大。美國農業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顯示,截至8月26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30%,上年同期為57%。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三季度正值2011/2012市場年度后期,全球大豆舊作供應緊張將對市場起支撐作用。且美豆處于關鍵的生長期,歷年的三季度都是炒作天氣的黃金時期,期價往往在三季度易漲難跌,展開逐步盤高的走勢。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公布的基金持倉報告顯示,截至8月28日當周,基金持有美豆凈多單224380手,處于歷史高值水平。豆粕持倉方面,8月28日凈多單為31544手,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豆油凈多持倉相對較少,但凈多持倉也出現由負轉正并逐步增多的局面。
從cftc持倉數據來看,本輪美豆的走高伴隨著巨量資金的參與,目前的非商業凈多頭持倉為歷史高位,在多頭資金逐步介入市場時干旱并未發生,而當干旱發生之后多頭資金也并未撤離市場,這也側面說明了多頭資金等待的不僅僅是天氣炒作引發的上漲,它們期待的或許更多。
自去年四季度末,美豆進口壓榨處于虧損。油廠由于食用油價格被壓制,油廠無法通過提高豆油價格實現利潤的均衡,且油脂庫存偏高而豆粕庫存偏少,豆粕現階段及三季度仍將成為油廠挺價銷售的主要對象。
綜上所述,惡劣天氣和單產下降是引發本輪上漲的原因,而供需失衡才是支撐本次豆粕牛市的根源,后期供需矛盾將逐步浮現,cftc非商業凈持倉等待的牛市已經吹響號角。我們認為豆粕仍有繼續上升空間,多單可繼續持有。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