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平和縣特產協會向國家商標局一次性遞交了7份集體商標注冊申請。筆者從平和工商部門獲悉,今年以來,平和縣的市場主體申請注冊集體商標已達30多件,其中只有1件與平和蜜柚無關。
由申請注冊普通商品商標到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再到申請注冊集體商標,平和蜜柚商標注冊走出了一條步步登高的軌跡。1992年2月,平和縣水果發展中心注冊成功“琯溪”商標,意味著平和蜜柚誕生了第一枚注冊商標。2000年4月,平和琯溪蜜柚發展中心成功注冊了“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枚商標成為福建省第一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今年起,平和縣又掀起了申請注冊集體商標熱潮。
本來,注冊商標沒有低級或高級之分,是商標便是品牌便是開拓市場的利器。但若從注冊商標所負載的信息量不同區分,注冊商標是有層級差別的。普通商品商標一般只有區分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功能;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除具有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功能外,還載有特定區域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結晶商品特殊品質的資訊。從這一角度說,平和人注冊商標“步步登高”一目了然。
平和人注冊商標趨于高級的另一個佐證在于所注商標的使用效率現在比以前高得多。以前注冊的普通商品商標,是一種內斂型商標,一般只供商標注冊人自己使用;而近些年來注冊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則是一種開放型商標,商標使用者眾多。比如“平和琯溪蜜柚”證明商標,只要蜜柚質量達到規定要求,相關群體想使用商標注冊人便不能拒絕。所以,“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使用者在今天有成千上萬。這意味著平和人的注冊商標使用效率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語。
平和蜜柚商標越注越高級的第三個證據是,商標正成為市場主體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的法寶。這集中體現在申請注冊的商標呈現出由“個體商標”向“公共品牌”轉化的趨勢。集體的智慧與力量,總比個人的智慧與力量大得多。而這正是做大做強蜜柚產業的基礎。平和人在闖市場中不斷總結出的經驗教訓,正在摸索由一家一戶的“單打獨鬧”向聯手創建農業專業合作社共同應對市場挑戰之路,而注冊集體商標正是市場戰略轉變的標志之一。(馬喬)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