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人仍在熱衷討論黃喉擬水龜市場價格走勢而舉棋不定時,少數嗅覺靈敏的買家已經四處奔走掃貨。2012年的黃喉擬水龜就這樣在看似平靜地表面下拉開了新一輪的市場博弈。
業界“保價”
因為有了去年的前車之鑒,業界對新一年的市場尤其是新苗開盤初期表現得戰戰兢兢。事實上,去年那一場虛火,確實讓很多人心有余悸,影響至今蔓延,使得今年初的市場表現異常清冷,交易十分平淡。但另一方面,業內的議論聲卻此起彼伏,關于今年龜苗價格走勢的討論不絕于耳,尤其是“不能讓苗價格降下去”的呼聲似乎更為今年行業的走勢定下了基調。
這一點,從今年5月底在東莞舉行的一次兩廣龜友聚會則可見一斑。據觀察,這是一次被認為是“江湖救龜”的商討會,當時有養殖戶指出,要重拾市場信心首先要求養殖大戶要撐住而不崩盤,在堅守中成為低迷時期的中流砥柱,為石金錢產業的發展壯大注入一支 “強心針”,穩定市場。而這也成為了本次研討會的共識。從中,我們多少可以窺見目前龜市場的游戲規則。而這次“江湖救龜”的弦外之音——“不能讓苗價降下去”不脛而走。有業內專業人士解讀,不能讓苗價降下去有個保底價,起碼在200元/只以上,因此行業形成了統一口徑:頭批苗價格不能低于200元/只出售。
其中有一個插曲值得一提。今年出苗推遲,6月初頭批苗才姍姍來遲,而廣東順德就有人在5月底故意放出風聲,喊價南石新苗120 元/只有售。這一消息傳至部分養殖大戶,引來一陣騷動與不安,紛紛求證真假。后來證實是有順德甲魚養殖戶投石問路,無中生有,想壓低龜苗價格而趁機掃貨。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本刊記者,“虛驚一場!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可以識破而避免以訛傳訛,因5月底基本沒有什么苗出來。這明顯是有人想趁機壓價入市。但問題是我們為什么聽風就是雨呢?”這就是當時黃喉擬水龜市場的普遍心理,恐慌而脆弱的心態一碰就碎。
開盤“缺苗”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