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片青翠的米棗林里,米棗壓彎了枝條。村民們忙著察看棗樹長勢,采摘林下蔬菜。一幢幢川西民居式的小樓掩映在棗林中,水泥路串起各戶庭院,蜿蜒伸向棗林深處……四川省三臺縣近年來做大做強米棗主導產業及配套產業,打牢產業基礎,在新農村建設中融入了棗鄉民俗民風。
“米棗可是我們的‘金元寶’。這幾年,我們搞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米棗的知名度更高了,米棗的價格是逐年上漲哦。今年的首批米棗就要上市,好多商家都來預訂了。”一大早就到自家米棗林里轉悠的嶄山村村民蔣秩高,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去年,他家近10畝米棗收入就有6萬元。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為打牢“產業發展”這一基礎,三臺縣圍繞米棗特色產業做文章,規劃出以米棗原產地永新鎮為核心、包括石安等5個鎮鄉22個村在內的新農村建設示范片,按照“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要求做強做大米棗主導產業,兩年多來,共連片發展以米棗為主的經濟林1.9萬畝,總面積達4.1萬畝。2011年,三臺縣米棗產值已達2.4億元,示范片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060元。
如何讓富裕起來的群眾建設新民居?三臺縣堅持新建與改造并重,累計建設新村聚居點36個,通過改建、擴建和風貌功能改造建設新民居6778戶。與此同時,三臺縣大力加強示范片內的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積極開展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整治,示范片內22個村建成了較為完備配套的基礎設施。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