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的柑橘產業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對忠縣柑橘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批示:“要支持忠縣把柑橘產業做大做強,使之成為重慶名牌、中國名牌。”
8月4日,重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馬正其批示:“請市農委、移民、國土、水利、財政等部門認真落實德江書記的批示,積極支持忠縣等重點柑橘區縣利用長江三峽優勢,把柑橘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成為中國名牌,為農民致富作貢獻。”
8月22日,重慶市委常委、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委農工委書記劉光磊帶領市級部門專題調研忠縣柑橘產業發展,并提出具體要求。
…………
中央領導、市領導對忠縣柑橘產業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發展方向,必將成為我縣柑橘產業新一輪大發展的強大動力。
認真落實好中央領導、市領導的指示精神,堅定做大做強柑橘產業的信心,抓住機遇,創新思路,全力推動柑橘產業發展,早日做大做強柑橘產業,建成全國重要的橙汁加工基地,成功打造重慶名牌、中國名牌,成為現代農業、效益農業的典范。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擺在全縣人民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
中央領導和市領導對忠縣柑橘產業的重要批示,既是動力,更是壓力;既是機遇,更是挑戰。使命光榮而艱巨,我們義無反顧!
近期,縣委書記劉貴忠、縣長熊世明分別主持召開會議,逐條分解、深入落實中央領導和市領導的批示精神,進一步做大做強忠縣柑橘產業。
做大: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擴大建園規模。縣委、縣政府決定,完善柑橘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建園標準化、科技化,穩步擴大建園面積,每年新建基地果園3—5萬畝,力爭2015年達到42萬畝,成為全市最大的柑橘標準化果園基地縣。
擴大加工能力。縣委、縣政府明確,挖掘派森百橙汁、博富文柑橘等現有企業加工潛力,積極引進新的柑橘加工企業,力爭2015年加工能力達到45
萬噸,本地80%以上的加工橙實現就地加工,80%以上的產品實現良好外銷,售前各環節有序順暢。
延長產業鏈條。縣委、縣政府提出,著力延伸“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 的產業鏈,盡快突破柑橘果皮果渣處理、橘茸提取等關鍵技術,真正形成“產加銷研學旅”完整產業鏈,早日實現柑橘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