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路一超市內,各式各樣的橄欖油讓市民眼花繚亂。
多數橄欖油標明是特級初榨,業內人士說價太低可能摻假
在中秋節的禮品清單上,橄欖油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佳品。一方面因為多數橄欖油是進口的,送人有面子拿得出手,另一方面橄欖油獨特的降低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病發生風險,也讓大多數有富貴病的市民欣然接受。目前,橄欖油市場的現狀究竟是什么樣的?市民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場狀況?消費者在選擇橄欖油的時候又應該注意什么問題?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原裝和分裝價格差距大
在家樂福超市,記者看到各種橄欖油跟花生油擺在了一起,“橄欖油更養生,而且炒菜后沒有任何氣味,送禮也上檔次。”工作人員竭力推銷各樣的橄欖油。
擺放的橄欖油主要有4個品種,西班牙的貝蒂斯、意大利的歐麗薇蘭、西班牙的奧利貝婭還有福臨門的橄欖油,其中貝蒂斯的價格最貴,750毫升138元,而福臨門的橄欖油也寫著西班牙,但是價格1升只要49.9元。
“別看貝蒂斯這種貴,這是原裝進口的,你看還有海關的標簽。”超市工作人員解釋,而別的品牌雖然也是西班牙的產地,但卻是在中國分裝的。記者看到產地為意大利的歐麗薇蘭分裝價格為250毫升38元。
記者從另一家超市獲悉,某品牌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產地為西班牙,生產商是一家國際名莊,比市面上的大部分都貴,0.5升的為360元,而一些國內分裝的檔次低的為40元。
“你看,進口的標簽基本上都是8字開頭,而分裝的為69開頭。”工作人員介紹,原裝進口的還有檢驗檢疫標簽。
新果還沒摘油已榨出來
“橄欖采摘時間一般是每年的10月到11月,可是前兩天我在一家超市看到了今年剛剛采摘的新果壓榨的橄欖油。”調查過程中,一位代理商說,雖然目前市場上的橄欖油還比較多,但是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油橄欖是怎么長出來的?橄欖油又是怎么榨出來的,根本不知道。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橄欖油包括原瓶進口和原油進口國內分裝兩大類,也包括一些所謂的調和油這樣的小類。按照歐盟的標準,橄欖油的國際標準包裝為:250毫升,500毫升,750毫升,1升,3升,5升等,大桶裝為190公斤。中國合法進口的橄欖油應該有一系列的出口國官方證書,品質證明文件和中國官方證書和品質證明文件等。
來源:半島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