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產的“露天菜”即將迎來最后的上市季。旅順長城街道一位菜農告訴記者,眼下,壟里露天種下的菜應該是今年最后一茬了。
目前,露天菜和大棚菜集中登陸市場,大連市內的菜價處于全年最低時段。有趣的是,許多農貿市場業戶開始“自貶身價”,聲稱自家蔬菜都是農村大地采摘,光照足,味道好。記者了解到,大連市內至少七成蔬菜都出自大棚。
地產露天菜上市漸入尾聲
眼下,大連各蔬菜產區已經呈現明確的分布圖:普蘭店的西紅柿最出名,莊河主要側重黃瓜、蕓豆等,金州新區的蔬菜品種最為豐富,不僅有前述幾大品種,還包括土豆、茭瓜等以及一部分葉菜。而大連最集中的葉菜產區分布在南部,如旅順、營城子一帶。
今年的“春脖子”比較長,大連本地的露天菜上市時間比正常年份延后了20多天。在四月底、五月初期間,由于暖棚內的蔬菜已經收尾,露天菜的產量還沒跟上來,導致市內地產菜上市量整體減少,價格曾發生短期上漲。不過,由于大棚菜供應充足,露天菜的遲到對市場影響不大。7月初,地產菜在大連市內的供應量超過了外運菜。目前,地產菜在大連餐桌上的所占比重約為40%。
大連江禾生鮮超市經理楊明勇告訴記者,該超市在金州七頂山成立蔬菜直供基地,從近期的報價看,地產菜正處于產量最高、價格最低的時期,是大連市民一年中吃菜最劃算的季節。眼下,他旗下三家連鎖店的日進貨量在1000斤左右。前段時間大漲的葉菜現在價格已經開始收斂,其他品種的蔬菜也都物美價廉,“收購價在0.8元~1元一斤的地產黃瓜,店里賣到1.2元~1.5元/斤,品質、口感都很不錯。”
楊明勇分析,大棚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種,而地產的露天菜則已經進入了上市的尾聲。一茬菜生長周期大約得兩個月左右,再往后推就要入冬了。同時,隨著氣溫降低,蔬菜產量也不如夏秋兩季,因此地產蔬菜的總體供應量是往下走的,現在許多露天菜地已經種起了10月份集中上市的秋菜。
農貿市場“大棚菜”賣不過“大地菜”
來源:半島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