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出現反彈,同比上漲2.0%,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4%,比上月漲幅回升。專家認為,部分食品價格的上漲目前并不具備“系統”性,但對于壓力猶存的國際糧價波動仍需警惕。
食品價格漲幅擴大推高cpi
8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4%,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08個百分點。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食品價格上漲仍是影響cpi上漲的最主要因素,也正是食品價格漲幅比上月增加1個百分點,致使cpi漲幅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下行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21日至30日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相比上月同期,只有魚類等4種食品同比下降,而其余23個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蔬菜價格上漲最快,大白菜、西紅柿等品種漲幅甚至達到20%。
豬肉和雞蛋價格的上漲也引起不少民眾的關注。“不僅豆角、芹菜等菜價上個月漲了不少,豬肉也漲了些,特別是雞蛋價格漲得較快。”濟南市民錢桂蘭說。
商務部數據顯示,全國鮮豬肉批發價格已由8月3日的19.82元/公斤連續四周上漲至8月31日的20.29元/公斤。而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7月21日相比,9月4日,全國雞蛋價格上漲18.8%,約八成省份雞蛋價格已超過每斤5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等專家認為,國際糧價走高、豬肉價格因中秋、國慶雙節因素上漲等導致食品價格回升,從而推高cpi。
部分食品價格上漲暫無“系統性”
業內人士認為,8月份部分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天氣、節氣等不同因素影響,目前來看并沒有明顯的“系統性”,業內預計隨著秋季蔬菜集中上市及中秋、國慶等節日因素影響的消失,后期價格無明顯上漲動力。
隨著天氣轉涼,蔬菜價格已開始高位回落。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8月28日相比,9月7日,21種監測蔬菜全國日平均價格下降1.1%。分品種看,近五成監測蔬菜價格下降。
山東壽光市田苑果菜合作社經理李春香說,由于秋季菜的集中上市,蔬菜價格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出現下跌趨勢,特別是在10月份表現得更明顯。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