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晚稻孕穗關鍵時期,湖南省湘陰縣的農民正在與螞蟻般大小的稻飛虱幼蟲進行激烈“戰斗”。在該縣新泉鎮楊紅村,記者見到十幾架遙控式飛機在萬畝稻田低空盤旋,噴施藥物。
面對20年來最嚴重的中晚稻病蟲害,一場防控攻堅戰正在三湘大地全面展開。
早稻豐收,中晚稻防控形勢嚴峻
目前,湖南省中晚稻長勢喜人,但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重大病蟲一直處于重發態勢,嚴重威脅水稻生產安全。
據前期農情調度顯示,8月上旬以來,湖南處于連續少雨天氣,有利于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繁殖。中稻稻飛虱普遍超過防治指標。晚稻稻飛虱與往年同期相比,蟲卵量大,短翅型成蟲數量大,是近幾年來較為嚴重的一年。稻縱卷葉螟在晚稻上蛾、卵、幼蟲量是往年同期的1.5~2倍,長沙、株洲等市畝均幼蟲量高達6.2萬頭、3.2萬頭。紋枯病在晚稻上正處于流行盛期,水平擴展快,病叢率一般在30%。
“如果不防控或防不好,中晚稻至少減產30%~40%,甚至絕收。”湖南省農業廳植保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第一時間,嚴防死守
針對嚴重的病蟲害情況,湖南各級共安排水稻重大病蟲防控經費5000多萬元,采購應急防控物資360萬元,在防控上呈現出“早、準、快”三個特點。
行動部署早。早在2月份,湖南省農業廳就下發了水稻病蟲防控工作方案、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防治技術方案及督導工作通知,并召開會議,對全年病蟲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和動員。5月、6月又相繼做出縝密防控部署。
監測預警準。全省分區域設立了56個常發性病蟲省級監測點,專門設立了22個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監測點,嚴密監測與測定傳毒介體白背飛虱的消長動態及帶毒率情況。省農業廳制定了病蟲信息收集整理、會商和預報制度,并在湖南農業情況通報上發布水稻病蟲害災情預警三期。
信息傳遞快。湖南各地都以電視預報、手機短信與病蟲防治明白紙等形式,將病蟲情報及防治技術在第一時間傳遞到村到戶,指導農戶及時開展防治。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全省發送病蟲信息手機短信超過500萬條、出動宣傳車3000臺次。
專業組織,綠色防控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