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從東盟國家進口進口龍眼約70萬噸的中國,正采取加強種質資源培育、建立良種繁育、品種示范基地等多種措施,推動亞熱帶重要作物荔枝龍眼產業發展。
荔枝龍眼是亞熱帶重要作物,也是中國農村的重要果業。2011年,中國荔枝種植834萬畝,產量191萬噸,產值近100億元,龍眼569萬畝,產量147萬噸,產值68億元,年加工龍眼鮮果26萬噸。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關系以來,龍眼進口量持續增長,年進口龍眼約70萬噸,約占中國年產量五成,說明中國市場荔枝龍眼需求空間還不小。
中國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厚彬10日告訴記者,荔枝龍眼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三年來在優勢新品種選育,密閉果園改造,輕簡栽培和測土施肥等新技術應用進展迅速。目前已建立核心示范果園80個、示范面積1.2萬畝,累計示范推廣果園間伐191萬畝,樹形回縮修剪和果園改造181萬畝,高接換種調整品種結構58萬畝,建設水肥一體化果園18萬畝,配套灌溉設施61萬畝,為中國荔枝龍眼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中國200位農業專家8日以來會聚福建,舉行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會議,共商產業增效、果農增收和區域特色果業發展技術對策。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聯輝、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教授,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農業部有關官員分別作專題報告。
福建省農科院果樹所是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龍眼育種單位,近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制定龍眼國家行業標準,建成農業部福州龍眼種質資源圃,保存龍眼種質資源318份,育成世界上第一個有性雜交特晚熟龍眼“冬寶9號”等新品種50個,并建立良種繁育、品種示范基地3萬畝。
農業部有關官員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投向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的建設經費將創紀錄,從資金、技術多方面推動荔枝龍眼產業發展。(劉碧云 孫賢迅)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