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鮮菜價格同比上漲23.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60個百分點,成為拉動8月份cpi的最主要推手。
據商務部、農業部和國家統計局監測的數據顯示,進入8月份以來,國內食品價格連續上漲,目前已經回到3月份的年內高位。面對幾乎一天一漲的菜價,有市民甚至在網上曬起了菜價。
不過專家指出,8月份部分食品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天氣、節氣等不同因素影響,目前來看并沒有明顯的“系統性”,業內預計隨著秋季蔬菜集中上市及中秋、國慶等節日因素影響的消失,后期價格無明顯上漲動力。
菜價猛漲或因極端天氣
8月7日,單價還在1.5元,而到了8月23日,價格已飆升到3.6元。短短半個月實現了翻番,漲幅達到240%。這是8月份以來蘇州批發市場空心菜的價格走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21日至30日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相比上月同期,只有魚類等4種食品同比下降,而其余23個品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蔬菜價格上漲最快,大白菜、西紅柿等品種漲幅甚至達到20%。
豬肉和雞蛋價格的上漲也引起不少民眾的關注。“不僅豆角、芹菜等菜價上個月漲了不少,豬肉也漲了些,特別是雞蛋價格漲得較快。”濟南市民錢桂蘭說。
高華證券分析師宋宇認為,不利的天氣狀況導致蔬菜價格上漲是食品價格加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專家分析,8月份全國大范圍的臺風、暴雨和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導致多地蔬菜受災減產,蔬菜上市量受到影響,同時使長途外調菜保鮮和運輸成本增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等專家認為,國際糧價走高,豬肉價格因中秋、國慶雙節因素上漲等導致食品價格回升,從而推高cpi。
近期菜價將高位回落
雖然8月份菜價上漲明顯,但細心的市民也發現,進入9月份以來,不少地方的蔬菜價格已經呈現回落態勢。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