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岳西縣包家鄉主打綠色牌,走生態發展之路,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搞經濟開發,研究出了岳西縣有機茶葉與生態旅游結合的發展模式。”近日,記者采訪了岳西縣鷂落坪自然保護區主任、岳西縣包家鄉鄉長許曉峰,他認為,最能體現生態富民的則是岳西有機茶葉與生態旅游結合的發展模式。
包家鄉和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鄉合一,地處江淮分水嶺,全境森林覆蓋率高達95.8%,這里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大別山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天然物種基因庫。
據許曉峰介紹,今年4月春茶上市之時,岳西縣包家鄉石佛寺生態文化產業園也正式開園,這是包家鄉新近引進的一個集種植業、養殖業、旅游觀光業為一體的大型現代農業觀光企業,坐落于石佛村茶園組。
“深山、古寺、神茶”,本就是石佛村茶園組的特點,引入石佛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產業園項目后,當地茶葉品牌影響力提高的同時,茶農整體收入也提升了,許曉峰表示,“以前年成最好時,茶葉實際收入全組也不超過15萬元,而引入開發公司后,該公司與茶園組群眾訂立協議的租金,每年就有25萬元,再加上從采茶到制茶到茶園管理等工作,都聘請當地群眾來做,群眾另外還賺了上班的收入。”
他說,石佛村有茶農407戶,1407人,茶園200畝,2011年茶葉總收入400萬元,今年增長到600萬元,茶農收入達到歷史上最高的一年。”許曉峰稱,“下一步,將通過茶葉品牌的品牌塑造,助推當地的旅游觀光業。”
對此,石佛寺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儲春生表示,“包家鄉石佛村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石佛寺、石佛寺碑刻、半棵神茶等都是當地的名勝古跡,公司將結合這些資源開發生態旅游業,與生態農業齊頭并進。”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