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統計局核定,今年湖北省油菜總產量226.55萬噸,連續17年位列全國第一。然而,在這樣一個油菜生產大省,卻沒有能和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一樣出名的菜籽油品牌。此外,一家本土菜籽油生產企業稱,今年以來,菜籽油消費量在全國大幅下降,尤其是湖北市場。這中間的緣由何在?
被視為低端油,市場驟減
昨天,記者在八一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金龍魚、魯花、福臨門等一些大品牌食用油占據了糧油區貨柜的“半壁江山”,專做菜籽油的只有奧星、天助兩個品牌,占比很小。
雖占比小,售價卻不便宜。記者看到,5l裝的奧星菜籽油售價在65.9元—99.9元之間,5l裝天助菜籽油售價80多元。而同樣規格的福臨門大豆油才售56.9元,玉米油75.9元。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感覺菜籽油是比較低端的油,且顏色黑、味道重,家里已經很久不吃了。該超市糧油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不少消費者覺得菜籽油不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高檔”,而且廠商也不主推,促銷活動很少,菜籽油走量不大。
對此,湖北奧星糧油工業集團董事長梁紅星說:“上世紀90年代,湖北糧油市場,菜籽油的市場份額占到90%以上,家家戶戶都吃菜籽油。而2000年前后,在色拉油、花生油等的沖擊下,菜籽油逐漸淡出市場。”
營養價值被低估
2009年,在湖北奧星菜籽油率先進入超市渠道后,天助、三月花、接福等品牌也都陸續“殺”了回來。
不過,搶回市場并不易。在某本土糧油企業工作了多年的馬先生告訴記者,這幾年,大家都把價格壓得很低來打品牌,雖銷售量上漲很快,但因基數太小,菜籽油在全省油脂消費市場的份額占比仍不足10%。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