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核桃下樹。北京的十里河天嬌文化城一到周末就熱鬧起來,又到了“賭青皮”的時候了。
所謂青皮,就是剛下樹,還沒去掉皮的核桃。“隔皮買瓤”,也要千元起步。小小的核桃著實有點瘋狂。作為文玩核桃的初級營銷案例,賭青皮的熱度其實只是核桃投資熱的一個漫不經心的傳遞。
老北京玩核桃歷史悠久,但真正火起來是最近這五六年間的事。“火”的意思是,離錢更近了:已經漲了十多倍,今年還在加速度。除了京津等傳統市場,全國各地甚至全球都有人聞著味來了。你相信嗎?一個小小的核桃,能攪動數十億資金沉浮。
“一書包錢換半口袋核桃,現金交易。”在核桃生產基地淶水的鄉下,每年核桃成熟時都有經銷商提著大袋的現金收貨。當地的農民對此已習以為常,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非理性繁榮是件令人擔憂的事。誰在炒核桃?游資已經進場了嗎?文玩核桃市場會不會重蹈普洱茶的覆轍,陷入從把玩到收藏、從收藏到投資、從投資到炒作、從炒作到破滅的循環?
小青皮大刺激
不到一小時,至少1萬元進了老板的錢箱
在十里河天嬌文化城,大大小小販賣核桃的商戶有幾十家,最吸引人的還是露天賭青皮的攤位。人稱“核桃楊”的楊洋在圈里小有名氣,用來賭青皮的品種是蟠龍獅子頭,肚大好看,價格也不菲。最便宜的1000塊錢一對兒,個兒大的還有三五千一對兒的。規則很簡單,先交錢選出一對核桃,剝開皮后無論大小都歸買家。如果配對合適,交易結束。也可以再添一半的價錢給其中一只核桃配上一個品相、個頭相似的,湊成一對,另外一個核桃還給賣家。
記者扒開人群擠到攤位前,見準備賭青皮的顧客坐了一排。不到一小時,至少有6人在這里開青皮,有出手豪放連開兩對的中年女子,也有錢不夠臨時起意刷卡支付的年輕情侶,粗略計算,至少1萬元進了老板的錢箱。
刀子緊貼外皮劃上一圈,再向上一挑,“核桃楊”手中的一只核桃青皮剝落。“皮兒真薄!”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群發出一片贊嘆聲。坐在前排小馬扎兒上的年輕小伙兒握緊的拳頭終于松開了,伸手拿過一把游標卡尺放在核桃上,“43(毫米)的,值了!”小伙兒笑呵呵地說。“核桃楊”卻抱怨著:“都這樣生意就沒法做了!”邊說邊手起刀落,利落地劃開另一只核桃皮。一陣秋風吹過,冒了尖的錢箱差點被吹走幾張。(碧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