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嘗我家大棚里的辣椒,不僅脆還甜著呢!”日前,記者走進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姚磨村姚選家的日光溫棚里,好客的女主人便熱情地招呼著,“從5月25日上市到現在,我家每畝西芹和大辣椒已掙得近7000元了。”
彭堡鎮鎮長陳錫倉告訴記者,彭堡鎮年平均氣溫僅6.3攝氏度,發展普通蔬菜產業,光熱條件不足。近幾年,原州區決意從劣勢中挖掘優勢,發展冷涼蔬菜產業。該鎮從2007年開始發展冷涼蔬菜,目前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5萬畝,2000多戶菜農戶均年收入達四五萬元。
為什么選擇了種植冷涼蔬菜?“就是因為外地蔬菜受高溫影響不能正常生產,而我們在冷涼氣候條件下生產的蔬菜可以錯季上市,利潤可觀。”原州區區長張戈介紹,原州區位于六盤山腹地,夏秋多雨、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遠離工業污染,生產的冷涼蔬菜口感好、品質高、耐儲藏。近幾年,原州區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中河鄉萬畝供港基地等6個冷涼蔬菜生產基地被寧夏回族自治區認定為無公害冷涼蔬菜生產基地。
正說著,中河鄉萬畝供港冷涼蔬菜基地負責人馬明大步向記者走來。“你們看,這是我們基地剛剛與中東兩個公司簽訂的出口冷涼蔬菜銷售合同!”馬明指著辦公室墻上的兩個鏡框:“我們基地的蔬菜不僅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認證,還通過了歐盟認證。”截至目前,中河鄉萬畝供港基地已向香港銷售蔬菜1200噸,向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出口馬鈴薯1740噸、蔬菜670噸。
“原州區冷涼蔬菜能夠熱銷,從根本上說,是堅持科學發展的結果。”張戈遞過來幾頁材料:截至去年底,全區冷涼蔬菜面積達20多萬畝,其中設施蔬菜9.2萬畝。目前,原州區冷涼蔬菜產值占該區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