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4060億元,到8月初的4700億元,再到如今的4960億元,鐵路的基建投資規模不斷追加。
8月30日,在鐵路建設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鐵道部計劃司副司長嚴賀祥明確表示,經過3次調整,鐵道部2012年的基建投資規模確定為4960億。這比年初確定的4060億多了將近1000億。
而與以往靠不斷增加銀行貸款和發行鐵路債券融資不同,此次追加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中央財政預算內資金。鐵道部分管鐵路建設的副部長盧春房在上述會議上表示,近期中央財政已經追加了200億的財政預算內資金。
9月初,鐵道部計劃司的有關人士還表示,最近中央又考慮追加200億的預算資金,也就是說今年鐵路基建投資如再調整的話,極有可能突破5000億元。
“鐵公基”猛進
鐵路基建投資的一再追加,或正是國家宏觀調控大棋局中的一招兒。
由于今年年初,尤其是下半年以來整體宏觀經濟的不景氣,中央政府再次祭出基建投資來拉動經濟,鐵公基(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再一次成為投資的熱土。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9月5日下午集中公告了25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批復情況。
這些項目的實際批復時間自今年4月至8月,除江蘇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內蒙古呼包鄂地區城際鐵路規劃投資額暫未公布外,其余23個項目總投資額超8400億元。
除了上述軌道項目,國家發改委網站隨后又陸續公布了13項地區公路工程項目,10個環保投資項目以及多個集裝箱碼頭和航道的批復。
粗略估計,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總規模在1萬億元以上。
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表示,每次宏觀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鐵路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大頭都會從中受益,成為救市的急先鋒,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波及中國之時,正是鐵路建設規模大幅度井噴之日,鐵路投資的規模從以前的幾百億一下子暴漲到幾千億元,在隨后的2009年、2010年不斷增長,直至達到8000多億的極點。
而鐵路大規模投資帶來的問題也隨著出現,即鐵道部負債率的不斷升高,趙堅稱,由于這些投資大多數靠銀行貸款輸血,并非是從國家財政預算內資金中撥出,因此鐵道部最后還是要償本付息。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