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治周末記者尹麗
近日,《中國經營報》刊出一則報道:有綠色蔬菜第一品牌的山東壽光,出產的蔬菜其實遠不夠“綠色”。不僅如此,由于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當地土壤狀況惡化嚴重。
同日,微博認證為中共壽光市委宣傳部的“蔬菜之鄉——壽光”,則轉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壽光是全國蔬菜的集中產區和集散地,壽光蔬菜的質量安全關系全國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了打造讓全國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的蔬菜生產、供應基地,壽光市進行了艱苦的探索。”
細心的網民還發現,“蔬菜之鄉——壽光”還曾出現在相關新聞的評論中:“首先我們歡迎并非常感謝各地媒體記者對壽光蔬菜進行監督采訪,但也請某些媒體記者不要濫用你們的權利,胡編稿件,請你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新聞?!?/p>
網友擔心“謠言傷農”
實際上,不只是壽光官方對這則新聞頗有微詞。近年來,在歷經數次“謠言傷農”的事件之后,再次面對如此負面報道,一些網民顯然有些擔心。
網民“一只飛行魚”就在網上預言:“壽光菜要完蛋。”而另一位天津網民則寫道:“不知道這篇報道又會使多少農民沒飯吃,流淚?!本W民“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也稱:“消息一旦有假,菜農就是最大受害者。他們也是普通百姓,也是弱勢群體?!?/p>
盡管蔬菜市場暫時沒有對新聞作出太大反應,但網民們也并非是杞人憂天。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早在2006年,“西瓜注射紅藥水”的謠言在廣州流傳開后,當年瓜農收入慘淡。但事實是,注水西瓜非常容易腐敗,根本禁不住存放,賣注水西瓜無疑是做賠本生意。
然而,今年夏天,這條謠言再現市場,令消費者和瓜農各有不安。
在謠言中“中槍”的不僅僅是西瓜,還包括“致癌香蕉”、“生蛆柑橘”等。而事實的真相,往往是在已經“傷農”之后,才浮出水面。
那么,《中國經營報》的這則報道,是否客觀地反映了事實呢?
在部分網民眼中,答案是否定的。有人認為,報道署名“伊凡”,并非記者真名,體現了報道者心虛。此外,還有網民覺得,報道的消息源不夠,問題可能被“夸大”了。
來源:法制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