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享譽全國的特色優勢產業,靈武市在壯大靈武長棗陸地種植推廣的同時,在科技的支撐下,近幾年設施長棗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因為溫棚長棗搶先上市售價不菲,為長棗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條新途徑。
比大地棗提前兩個多月上市
據了解,自2006年起,靈武市設施長棗開始進行栽培試驗,經過幾年的試驗研究,從選地、溫棚設施、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積累了比較成熟的技術經驗。今年,靈武設施長棗的種植面積由去年的800畝擴大為1528畝。
“溫棚里種的棗子長得快,大地棗要3年掛果,到第4年才能收獲,而溫棚棗子掛果和收獲時間均縮短一年。”靈武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溫棚種植并不影響長棗的口感,而且還有利于果實水分的保存。大地棗的上市時間在每年9月底,而溫棚棗在7月份就能上市。
靈武市林業局副局長楊雙說:“今年受天氣影響,溫棚棗上市時間較去年稍晚,7月20日后開始上市。根據一些長棗銷售公司的反饋,目前靈武長棗的市場售價為60元/公斤左右,已經銷往成都、上海、南京等外地大城市。”
農民看好溫棚種棗
郭耀宗是靈武市崇興鎮園林場農民,2008年起,原本種蘋果的他看好溫棚長棗的經濟前景,開始在自家大棚里試著種長棗,成為當地最早種溫棚長棗的農民。郭耀宗說:“長棗是2年有產量,3年見效益,我的6個棚現在4個有產量。從8月1日開始賣到現在,已經賣了500公斤,優質果最高100元/公斤,平均售價是40元/公斤。去年我的溫棚棗子賣了20萬元,今年價格沒去年高,最少也能賣10萬元。”
與果業公司不同,郭耀宗的溫棚長棗主要銷往靈武當地。9月4日,在郭耀宗的溫棚里,記者看到,棗樹大面積掛果,吸引了棗販子來收購。經過販子的手,這些長棗會被制作成禮盒,在靈武市棗博園內的長棗一條街內銷售,成為時下不少市民送禮的首選。
郭耀宗說:“物以稀為貴,因為提前上市,溫棚棗子的賣價高,收益好。一般來說,在靈武種棗子,大地棗一畝地能收入1萬元左右,而一畝溫棚棗好了能收入10萬元。”據了解,因為溫棚長棗種植成本相對較高,農民們一開始種植積極性不是很高,但看到郭耀宗的收益很好后,周圍又有六七戶農民開始種植溫棚長棗。
長棗產業年產值將過億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