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一場秋雨過后,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園林局種植科良保銀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紅寺堡區紅寺堡鎮中圈塘村。村道兩邊一串串葡萄晶瑩剔透。良保銀告訴我們,今年該區葡萄掛果面積和產量都增加了30%以上。
在該村的葡萄園里,良保銀指著一個戴著草帽摘葡萄的人說:“那是葡萄種植大戶徐望成。”徐望成熱情地迎上前和我們打招呼。談起他的致富經驗,徐望成坦言,他是從西吉縣移民過來的,以前沒見過葡萄,對種植葡萄很陌生。2009年,在鄉干部、村干部的幫助下,他領了葡萄苗子,開始種植葡萄。直到2011年,他看到別人家種植葡萄的收入是種玉米的五六倍,他才知道種葡萄的好處,于是,發動全家人一起種葡萄。沒想到真的致富了,去年,一畝地就收入了近5000元。徐望成笑著說:“要是早一點像別人那樣精心管理葡萄園,恐怕收入比現在還高呢!”
村里莊青家的葡萄園和徐望成家的葡萄園緊挨著,今年,莊青家的葡萄也豐收了。看到我們,正往車上裝葡萄的莊青放下手中的活,向我們介紹他種葡萄的經過。莊青說,他是2003年從同心新莊集移民來的,連續種植4年玉米,每畝地收入才500多元。2007年試種了15畝葡萄,從此,他再也不出門打工了,一心撲在了自己的葡萄園,葡萄園為他們一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2010年,每畝地收入2000元。2011年,收入翻了好幾番,一年的收入就相當于種玉米三四年的收入。”莊青也從當初葡萄種植的門外漢,變成了葡萄種植的好把式。
隨行的良保銀高興地說,2011年,紅寺堡區葡萄掛果面積約1.5萬畝,葡萄產量6750噸,區內外葡萄酒加工企業紛紛到紅寺堡區收購釀酒葡萄,內蒙古漢森酒業公司等也爭搶到紅寺堡區收購釀酒葡萄,葡萄產值達到3150萬元,畝最高收入也達到了6500元左右,是種植玉米的7至8倍,葡萄種植戶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良保銀信心滿懷地說:“今年,紅寺堡區還計劃建成一座酒廠和4個酒堡,目前,已啟動肖家窯萬畝酒莊園區建設的詳規設計,建成后將形成風格各異、類型豐富、特色突出的個性酒堡、酒莊,形成紅寺堡區獨具魅力的葡萄酒文化群。”
來源:寧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