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扶持、監管力度,引導菜農錯茬種植、錯時銷售,今年秋芹菜呈現產銷兩旺的喜人局面。
“飛地”種植破重茬難題
9月12日早上還不到六點,武屯鎮宏豐村新民組菜農馮金祥就忙碌起來:聯系出菜工人、準備工具、趕往菜地……他的30畝芹菜地全部位于離家五六公里遠的臨潼區交口街道辦轄區內。
馮金祥為什么舍近求遠,而不在自家地里種芹菜呢?原來芹菜一般不能連茬種植,土地一度成為當地芹菜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武屯鎮政府積極為芹菜種植戶協調流轉土地,共涉及大約100名種植戶,承包地分布在周邊渭南、臨潼等地。同時鎮政府聯合工商、稅務、司法、派出所等部門,協調解決外出菜農在生產和銷售中的矛盾糾紛,解決菜農的后顧之憂。今年,武屯鎮在外包地種芹菜面積達到4000畝。
“飛地”種植芹菜,不但有效破解了重茬種植難題,還帶動了鎮內3000余名勞動力跟隨芹菜地的拓展而轉移,僅勞動力一項就創造產值100萬元。
芹菜“下江南”賣出好價錢
在閻良區農林局和西農大蔬菜試驗站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武屯鎮的秋芹菜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栽培管理,科學安全防治病蟲害,杜絕違禁用藥使用;閻良區在武屯鎮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完善芹菜檢驗監測網絡體系,加大監管力度,深入生產地及收購點對芹菜全面檢測,保證銷售的芹菜都能達到檢測要求。
品質好,自然銷得遠。據介紹,武屯鎮秋芹菜已銷往湖北、湖南、浙江、上海等10多個省市,該鎮東孫村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大京把這叫做:芹菜“下江南”。武屯鎮充分發揮各個蔬菜專業合作社的橋梁紐帶作用,成立了28個銷售點,通過網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廣泛聯系各地客商,在鞏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市場,保障了秋菜順暢銷售。目前,武屯鎮秋芹菜銷售價格保持在3元/公斤左右,平均日銷量約1000噸;預計,全鎮秋芹菜總產量6萬余噸,產值近1.8億元。
經紀人“走西口”開辟致富新路
其實,武屯鎮的蔬菜經紀人不但幫助鄉黨們銷菜,還趁當地芹菜上市前開上小車“走西口”,利用自己完善的銷售網絡和良好的信用,遠赴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當起芹菜經紀人。
據剛剛從西吉縣返鄉的武屯鎮宏豐村蔬菜經紀人許紅衛介紹,他自己是從2009年開始“走西口”的,第一次拉了4萬斤芹菜就賺了近一萬元;2011年幫西吉縣銷售芹菜2000噸,年底還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獎勵;今年是7月19日趕到西吉縣,幫其售菜3500噸,“那邊銷售已基本結束,門前那輛車就是在西吉沒有裝滿,我又帶到閻良的。”據悉,武屯鎮這幾年每年都有三四十名經紀人在西吉縣工作,另外還有裝卸工50名左右,兩者日平均收入分別達到1000元和200元。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