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是我省主要糧食品種,占全省糧食總產量和總收購量60%左右。省糧食局高度重視,提前部署安排,組織開展中晚稻收購工作調研。8月下旬至9月初,張忠寶局長等局領導親自帶隊到荊門、武漢、咸寧、黃岡、孝感等地了解中晚稻收購情況。目前,我省中晚稻收購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少量早熟品種已上市收購,9月下旬以后逐漸進入收購高峰。現就今年中晚稻收購形勢綜合分析如下:
一、中晚稻市場收購價保持較高水平并有所波動
據監測,從去年底至今年初,中晚稻市場價格持續走高,春節前后,受國家大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影響,中晚稻市場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普通中晚稻市場價格達到145元(百斤、下同),并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今年5月份以后,中晚稻市場價格開始高位回落,8月份以來,市場收購價格相對穩定。目前,少量新上市的普通中晚稻市場價格135元左右,比今年的最高價每百斤回落10元左右。
今年中晚稻市場收購價格高位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新糧陸續上市,糧源供應充足;二是上半年越南、巴基斯坦等國低價大米大量進入國內,沖擊低端大米市場,抑制了市場價格。
二、中晚稻市場收購價高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預計不會啟動托市收購預案
今年國家公布的中等質量普通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格為125元,比2011年提高18元。8月底至9月初,鐘祥市、應城市、黃陂區、黃梅縣、浠水縣等地少量中秈稻已經上市,開秤價為130-135元,而且比較穩定,比去年同期高5元左右,比最低收購價高5-10元左右。
后期收購高峰到來后,預計市場價格仍將保持較高水平。主要原因:一是國際上美國等主要糧食出口國的玉米、大豆減產,帶來部分糧食品種漲價,對國內糧價形成上行支撐,近期小麥市場銷價比上月上漲了3元/百斤左右;二是農民種植成本上升,部分地區還遭受了旱災等,價格心理預期提高;三是后期上市的稻谷質量普遍好于當前上市的早熟品種,加工企業收購積極。
由于中晚稻市場收購價格高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預計不會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三、多元市場主體收購積極,中晚稻市場流通比較活躍
今年全省中晚稻預計收購總量在160億斤以上。在不啟動最低收購價預案的情況下,中央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主要從事儲備輪換收購和部分商品糧收購,預計收購量40億斤左右,約占25%;全省非國有糧食企業預計收購量在120億斤左右,約占75%。中晚稻既是各級儲備糧儲存的主要品種,也是各類加工、轉化企業主要經營品種。新糧上市后,各類糧食加工企業,為掌握糧源,入市收購比較積極。(國家糧食局)
來源:國家糧食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