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張先生打來熱線反映,在市汽車總站坐車時,看到有銷售沾化冬棗的,自己就是種植冬棗的,知道現在市場上賣的都是外地的冬棗,希望市民不要上當受騙。
沾化棗商:
沾化冬棗尚未上市
之后,記者電話聯系到了常年收購沾化冬棗的李女士,李女士告訴記者,如今的沾化冬棗還沒有上市,每年固定的幾位外地客戶如今都在陜西收購冬棗,根本沒有來沾化,本地的收購攤位也因為冬棗未上市還尚未架起,如今市場上的冬棗都是外地的。
另外,李女士告訴記者,在汽車總站購買冬棗的顧客也多為外地人,了解詳情的本地人很少有人購買,市場上的“沾化冬棗”在外觀上與正宗的沾化冬棗也基本相差無異,很難辨別,對此方面不了解的顧客很可能都會誤認為這就是沾化冬棗。
市場亂象:
“沾化冬棗”到處都有
9月13日,記者來到濱州市汽車總站,在這里記者看到整個汽車總站市場上銷售“沾化冬棗”的攤點至少有二十家,“正宗沾化冬棗”、“沾化冬棗”等各種各樣的招牌隨處可見,每斤的價格從兩元至十元不等。
對于手里的冬棗是否為正宗的沾化冬棗,在采訪中一位批發商對記者稱,自己的冬棗是從沾化直接運過來的,保真,是大棚里的,所以上市早一點兒。
這些身份不明確的“沾化冬棗”,包裝盒上絕大多數都印有沾化冬棗的字樣。對此現象,一位批發商稱,整個市場上都是真正的“沾化冬棗”,所以包裝盒就用沾化冬棗的字樣。
(問芙)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