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志愿者考察大姆山茶園的同時,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幾位專家也來到這里,而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全省的茶農尋找最耐貧瘠的茶樹單株。
據了解,茶樹的繁殖方式分為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兩種。大姆山茶園種植的茶樹是老品種鳩坑種,而且每一棵茶樹都屬于種子繁殖,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于是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茶樹種質資源庫。
麗水市農業局農作物站站長浙江省茶葉學會常務理事潘建義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每個單株個體都不一樣,這樣扦插繁殖,實際上就是克隆,基因跟這株完全一樣。
據了解,近年來,這幾位專家一直在做“浙江省茶樹育種專項”的研究,致力于尋找一些耐貧瘠的、屬于種子繁殖的茶樹單株,并以扦插繁殖方式進行推廣。而大姆山茶園21年來從不使用化肥,土壤接近于原生態。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麗鴛我們之前看的那些茶園,里面都是施了很多化肥,就不能把我們需要選的耐貧瘠的特性突出來。這個大姆山的茶園在土壤比較貧瘠的狀態下,我們就可以把一些比較耐貧瘠的、長勢又好的茶樹給選出來,對我們的課題很有幫助。
今年4月初,專家們第一次來到大姆山茶園,精心選取了20多棵長勢最好的茶樹,并做好標記。這次,專家們重訪大姆山茶園,就是為了查看這20多棵茶樹的長勢,并剪下枝條帶回進行后續的繁殖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麗鴛從里面再選出最耐貧瘠的,打算育成一個耐貧瘠的品種,供全省的茶農使用,今后減少施肥,減少生態的負荷。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