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yè)生都可以賣豬肉,我擺攤賣水果也不丟人。我這輩子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農民。”昨日下午,西鄉(xiāng)流塘新村一個水果攤點前,一名皮膚黝黑、渾身汗透的中年人將剛進購回來的水果上攤,不一會就有相熟的顧客走過來選購。
這個水果攤擺在一個角落,租用的是一家商鋪的門口,只有幾平方米大,在熙攘的人流中并不起眼,卻受到很多街坊青睞。38歲的吳沖是水果攤的老板,在此經營五六年,許多回頭客都認識他,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名大學生。
棄銀行工作擺攤賣水果
昨天下午4時許,吳沖的肉攤前,不時有人上前挑選水果,吳沖熱情地招呼著,過秤、打價,動作麻利。
“擺這個攤主要是為了帶孩子。”吳沖說,他在這個角落經營了五六年,很多人以為他找不到合適工作才做起小生意。面對記者,吳沖道出了心里話。
吳沖來自廣東湛江,1996年畢業(yè)于深圳大學財會專業(yè),曾供職于一家銀行,后由于單位改制降薪,他選擇了辭職從商。后來,妻子嫌他落魄,丟下女兒離他而去。
吳沖的女兒今年6歲,讀小學一年級。為了照顧女兒,他在租住地附近開起這個水果攤。每天上午,他要趕到南山或布吉進貨,下午4點出攤,一直到晚上10點收攤,期間還要趕回家給女兒做飯。雖然很辛苦,他卻總是樂呵呵,“我生活很知足,沒有太大壓力。”談及現(xiàn)在的收入,吳沖說,旺季月入七八千,正常每月五六千。
夢想“做一個合格農民”
吳沖的水果攤很簡陋,卻吸引了大量回頭客,原因是他為人大氣、實在。吳沖做生意從不計較,碰到顧客還價,能讓則讓,很好說話。有時顧客錢不夠,還可以改天再給,哪怕素不相識。“有沒有遇到不還錢的?”記者問。吳沖說,一般都會把錢送過來,只有個別人賴賬。曾有個熟客先后賒欠了700多元,最后沒打招呼就搬離了。吳沖至今不怪他,“我相信他總有一天會送過來。”
吳沖的生意比附近一些水果超市都好,談起“生意經”,吳沖說,并不是靠低價攬客,而是“以心換心”,以誠待人,幾年來,許多買水果的街坊都和他成了朋友。
對于未來的打算,吳沖表示想在周邊承接幾家店鋪,做早餐、日用品生意。“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農民。”吳沖說。
本報記者陳欣
來源:寶安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