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瑤海批發(fā)市場蔬菜農(nóng)藥殘留檢測點,跟著檢測員宋明,看到了蔬菜流通前鮮為人知的把關(guān)。
每天拿蔬菜做檢測
蔬菜檢測室,儼然是化學(xué)實驗室。
桌子上放著燒杯、提取液、調(diào)速振蕩器、農(nóng)藥殘毒測試儀等檢測用品。在這里,宋明每天都要用這些檢驗蔬菜農(nóng)藥殘留是否超標。
只見宋明把各種蔬菜切碎,分別稱重2克許放入燒杯中。在各個燒杯中加入20毫升的提取液,放在調(diào)速振蕩器上晃動幾分鐘,又把各燒杯靜置在桌面上。然后拿出一個檢測槽,將蔬菜溶液、提取液,和底物、酶液以及顯色劑等檢測藥劑,按檢測步驟分別滴入槽口,放在農(nóng)藥殘毒檢測儀中進行一次次對比檢測。
很快,檢測儀打印出檢測結(jié)果??吹?jīng)]有超標,宋明拿出檢測記錄本,將蔬菜名稱、檢測結(jié)果、貨主姓名、聯(lián)系方式等一項項填上去。
由于各檢測藥劑為冷藏用品,需事先拿出,檢測從準備器具到完成登記,約一個小時左右。在這期間,宋明多數(shù)都是站著。
最愛找小青菜麻煩
一天之內(nèi),宋明通常要做兩次檢測。
上午檢測的菜樣,是前一天夜間到的菜,多由市場管理人員抽樣完成。下午檢測的菜樣,則是午后來的菜,宋明自己下去抽樣,然后完成檢測。
宋明說,抽檢來的菜樣會分門別類地各放在一個塑料袋里,并附有菜樣的貨主信息。每次至少要抽檢10個菜樣,而小青菜幾乎次次少不了。
“葉類菜容易生蟲,農(nóng)戶打藥就多一點。還有豆角,從開花到結(jié)果,也容易遭蟲子。”宋明回憶,2010年春節(jié),云南來的一大貨車豆角,就被檢測出嚴重超標,被攔出市場,作銷毀處理。
要說農(nóng)藥殘留較少的蔬菜,宋明提到了辣椒、蒜、蔥等。她說,這些蔬菜比較辛辣,有異味,蟲子難以近身,所以農(nóng)藥殘留率很低。
5、6、7三個月,本地蔬菜尤其是葉類菜大量上市,是蔬菜檢測的高峰期。每逢這時,檢測員加班是常有的事。
好好工作心里才踏實
老百姓常到菜市場轉(zhuǎn)悠,卻鮮有人知道蔬菜檢測員的存在。對此,宋明也頗有感觸。“別人問我做什么,我說是蔬菜檢測員,人家都不明白咋回事。”
不過,行業(yè)的鮮為人知并不影響她對工作的熱情。
每次抽菜,宋明都分別從一車菜的上中下及四個角部分抽取,最大程度保證所抽菜樣的全面;每次檢測,宋明都對一份菜樣做雙份檢測,只要有一份超標,就重新抽樣檢測。
來源:阜陽新聞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