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8月是當地蔬菜的旺季,往年菜價幾乎是呈規律性的下降,但今年同期,我市場重點監測的20個大宗品種蔬菜有60%一反常態呈上升趨勢,其中25%的品種上漲幅度達50%以上,深究其原因:一、7、8月連續降雨時間長,加上雨后氣溫驟升,蔬菜極易腐爛在地里,比如:大白菜‘西紅柿、四季豆等品種;二、人工費用上漲很大,也是菜價上漲的推手;三、油價上漲運輸費用增大,以500公里運距測算,每公斤蔬菜成本上漲0.08—0.10元之間(這個時期受影響的品種:洋蔥、花菜等外地蔬菜)。
外地蔬菜由于有穩定的供貨商,價格基本較穩定,波動幅度不是那么大。9月以來,氣候較同期仍反常,降雨過多,近期內蔬菜價格不會有大的回落。10月仍是本地蔬菜的生長、采摘旺季,預計進入10月,氣候條件較適合蔬菜生長,如無大的自然影響,蔬菜價格會有大的下降。
蔬菜種植、生產要向規模化、現代化邁進,才能解決蔬菜“靠天吃飯”的困境,將菜價維持在波大幅度不大的范圍內。
來源:四川綿陽高水市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