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不過現在讓忙著收獲的人比較為難的是,新疆南北疆不少地方都遭遇了用工難。這種用工難主要出在勞動價格的分歧上。
阿克蘇地區:
阿克蘇先說棉花主產區之一的阿克蘇地區吧,已經到了收獲棉花的時節,而棉農們卻因拾花費高、拾花工不好找而心里著急。
9月15號,記者在中心客運站、火車站看到,帶著行李的拾花工成群的坐在一起,棉農們正和他們商談著價格。
記者了解到,今年棉農普遍認為拾花工不好找,加上拾花勞務經紀人炒作因素,拾花費目前已達到每公斤2塊錢,雖然拾花價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棉花收購價也比去年同期低近2元。
李生滿是依干其鄉的棉花種植戶,自家的100多畝地要找十幾個拾花工,在客運站找了一早上也沒找到:“他們撿棉花今年要2塊多,我們(棉花)價格上不去也就7、8塊。化肥、地膜、種子都貴,地皮費一出我們就沒有錢了。現在招人,人也很多但都不愿意去。”
六團的王文增也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一個拾花工。“今年棉花市場價格比較低,他們要的高一點,我們現在找了100多個人他要2塊錢,市場價格比去年要低2塊左右。再高了我們也接受不了了。”
阿勒泰地區:
而在不產棉花的地區,由于農民搶收其他作物爭先聘用雇工,也導致了用工荒。比如福海縣。
福海縣農業生產屬于晚秋作物,而且收獲期比較集中,農戶為了搶收莊稼,需求大量雇工。代春榮是福海縣的農民,今年9月初就將自家的農活早早的干完,開始和自己要好的幾個姐妹組成了打工隊,一起到周邊打工:“一天就是快的話,就是四、五百塊錢、三、四百塊錢。少的話就是二百多塊錢。”
如果一天按照150元計算,每個雇工一個月至少要掙4000元左右,這樣的高收入也導致個別企業用工難題。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