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季,在冰城的繁華地段就會有商販挑著竹籃,當街吆喝“托盤兒”,新鮮的“托盤兒”香味宜人,口感獨特,一上市就成為市民追捧的水果新寵。“托盤兒”又名樹莓,近年來在哈市阿城區、尚志一面坡鎮、石頭河子鎮等地都有大面積種植。近日,記者走進素有“中國紅樹莓之鄉”稱號的尚志市,走進果農家了解種植樹莓給村民們帶來的變化。
據長營村村干部林學忠介紹,2004年,村干部經過多方考察研究,根據長營村獨特的地理位置,雨量充沛等條件,決定種莓,讓農民發家致富。剛開始,全村人沒有人愿意嘗試,村集體只能無條件為種植戶聘請專家及技師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村民張守全感慨地講,當年他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種了4畝地,收成還真不錯,可樹莓果皮太嫩,在常溫條件保鮮期特別短,采摘后6個小時不冷藏就會長毛爛掉,不但沒讓他賺到錢,還讓他萌生了退意。有了第一年的教訓,村領導帶著疑問找專家研討,在第二年便建立了冷藏庫,成立了食品公司,與村里的果農簽訂了樹莓購銷合同,果農們種出來的果實全都由食品公司以市場最高價收購。然后再對樹莓冷凍加工,使樹莓實現了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新的經營模式讓果農們嘗到了甜頭,他家種植的樹莓也增加到了85畝,每年純收入在40多萬左右,三年就成了百萬富翁。
果農們不愁銷路,沒了后顧之憂,種植的積極性也高漲起來,從最初的幾十戶果農發展到現在的百戶。長營村村民靠種樹莓致富的消息在尚志市不脛而走,目前11個鄉鎮有5000多農戶都在種植紅樹莓,面積近4萬畝,年產量占全國紅樹莓總產量的60%。尚志紅樹莓也被國家工商局注冊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去年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尚志“中國紅樹莓之鄉”稱號。如今,尚志市依托小樹莓資源優勢,圍繞速凍果、濃縮汁、果酒、果汁飲料、果粉、花青素等產品,大力發展樹莓精深加工。幾年來,產品已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及歐洲等12個國家和地區。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