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月的伏季休漁,閩部分漁民已經開始出海捕撈。昨天,記者走訪一些水產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了解到,隨著漁民的開海捕撈,市面上銷售的冰鮮產品豐富不少,零售價格卻仍顯“淡定”。業內人士稱:價格的變化預計下周才能完全顯現。
昨日記者從海峽水產品批發市場、西營里水產品批發市場等部分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近日,開海捕撈后,市場海產品豐富了很多,增加的品種有110-120種,且開始大量上市銷售。
“像鱸魚、梭魚、鲅魚、黃花魚等海魚,還有海蟹和皮皮蝦,開海后上市量明顯增加,預計每天上市冰鮮海產品約100噸。”海峽水產品批發市場黃經理告訴記者,大部分海鮮因上市量加大,批發價格有所下降,降幅在10%到15%。
“如今的批發價格,相比月初約降了15%。如鯧魚現在價格是20元/斤左右,月初至少23元。”批發商戶林永林說,這個價格的變化每年都差不多,因為供應量多了,價格自然就要下來。但是由于剛開海,零售市場的反應至少要慢一周。
商戶們表示,按以往的經驗,休漁期結束海鮮大量上市,價格應該會便宜些,可是福州多數漁民都是開海一周后才出海捕撈,加上出海船只一般一周后才回來,所以目前零售價格并沒有便宜多少。“以冰鮮小魷魚為例,休漁期前賣12元一斤,現在降為10元。”(吳靜 劉興)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