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自2011年5月正式啟動了“平價商店”建設以來,截止今年8月底,已建成平價商店1081家,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倒逼農貿市場蔬菜價格的回歸。
記者了解到,平價商店的主要形式是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或農產品生產基地開辦平價直銷店的423家;依托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開辦平價配送店的23家;依托超市開辦蔬菜平價直銷區的608家;依托農產品生產基地在集貿市場開辦蔬菜平價直銷區的8家;依托政府新辦和原有的公辦農貿市場改為平價集貿市場的31家。
據江蘇省物價局農產品價格處處長陳國榮介紹,平價商店自開辦以來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倒逼農貿市場蔬菜價格的回歸。平價商店以低于市場15%以上的價格銷售群眾生活必須的農產品。即使是中秋、國慶元旦和春節四大節日期間,蔬菜(監測品種)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定;暢通了流通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流通成本降低了60%以上;全省平價商店的蔬菜、大米、食用油、肉和雞蛋分別以低于市場17.95%和4.2%的價格向居民銷售,截止到今年八月份已累計銷售蔬菜3.89億公斤、大米5787.41萬公斤、豬肉4519.19萬公斤為市民節約生活支出3.2億元,全省有9020多萬人次受益。
從統計情況看,全省1048家平價商店已安排就業人員3144名,其中,下崗人員1449人、農民工1541人、大學畢業生126人、殘疾人員28人。據統計,超市農產品平價直銷區客流量比原來增加28.46%、總的銷售金額比原來增加18.84%。平價直銷店客流量由開辦的前兩個月門庭冷落到三個月后排隊買菜,銷售金額由原來的幾百元到增加現在4000—20000多元。
目前,江蘇省平價商店每個門店每天的銷售金額平均在4000—5000元左右;平價商店從開辦運營、品種銷售、價格服務、店堂布局不斷的得到規范,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購物環境,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許多群眾反映“政府辦了一件大好事,希望多辦一些,辦得好一些,能長期堅持下去”。(中國江蘇網)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