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大消費時代,白酒、中藥近年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白酒四強的市值超過5000億。而同樣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傳統大行業茶葉,雖然市場容量過千億,但過去20年在a股市場的成績幾乎為零,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隨著峨眉山a募資加大茶葉投資、安溪鐵觀音上市之路越來越近,茶葉行業又能否借助資本市場實現騰飛?
茶葉,曾經穿越了崎嶇的茶馬古道到達印度、紅海;也曾經打通了河西走廊、戈壁大漠到達歐洲;然而,在交通和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茶葉足足用了20年的時間才與a股市場結下姻緣。
近日,峨眉山a(000888)宣布將募資6億,拿出其中1.9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實施“峨眉雪芽”項目。而此前給康師傅等飲料公司提供茶粉的深深寶,也在近期調整募資投向,悄然向上游拓展,意圖做大茶葉產業。
今年6月7日更有福建安溪鐵觀音發布ipo預披露文件。
“這一兩年來,我覺得茶葉企業上市、在資本市場做大的時機在慢慢成熟。”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朱啟忠是茶葉行業中較早打算把企業做到上市的老板。身為云南龍生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2007年底時曾打算,第二年推動公司在a股上市,募資10億。
“我們沒能成功,當時是碰到了一些偶然性因素金融危機以及普洱茶的泡沫破滅。”朱啟忠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朱啟忠說這兩年他主要把精力放在內部管理上,“慢慢做,急不得了。”
可這一慢,對中國a股市場而言,就又留下了長達4年的茶葉公司上市空白。
其實,在此之前的2006年,峨眉山a就已涉足茶葉,但由于該業務規模極小,幾乎沒有投資者知道以旅游為主的峨眉山a有茶葉業務,以至于“求茶若渴”的投資者把只是與茶葉沾點邊的深深寶a(000019)勉強當作“茶葉第一股”。
有一件小事很能說明a股市場的“茶葉荒”。就茶葉行業發展現狀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一位在新財富屢屢獲獎的食品飲料分析師,但對方的回答卻是“茶葉?還沒研究過,如果有上市公司,我們會研究。”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