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糧食經濟學會會長白美清近日在遼寧省盤錦市召開的2012年中國優質稻米交易會和稻米市場形勢分析會上指出,面臨“十二五”中后期糧食安全的新情況、新任務。中國大米企業和行業必須緊緊圍繞為國家糧食安全服務這一中心,把工作重點放在抓好轉型升級工作上。需要迎頭趕上,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子與新辦法。
去年以來,中國稻米加工行業保持了穩定增長的好勢頭。據統計2011年大米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656.7億元,居三大主糧之首。全年實際處理稻谷1.3億噸。全年大米市場平穩,供需基本平衡,大米及糧食加工業的發展超過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幅度。
白美清介紹說,大米是中國人民的第一主食,是拉動內需的首選商品,是糧食市場的風向標與穩定器。實踐證明歷次糧價的大副波動,搶購現象的發生,都是從大米開始,從南方開始,從而波及內地,波及其它品種。
面臨“十二五”中后期糧食安全的新情況、新任務,中國大米企業和行業必須緊緊圍繞為國家糧食安全服務這一中心,把工作重點放在抓好轉型升級工作上。
白美清認為,大米加工行業轉型的方向是綠色生態大米的產業化方向發展。大米加工行業要拋棄舊的工業化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的粗放式經營的作法,走上精細化管理。把企業辦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型、循環經濟型企業。
在發展稻米加工中,根據前一段時間的經驗教訓,一定要保持理性經營,防止盲目跟風,要防止“三個過度”:一是防止“過度擴張”、二是防止“過度加工”、三是防止“過度包裝”。另外,在大米的加工中,要特別注意慎用各種添加劑。
如今,中國大米已經形成“北糧南運”的格局,尤其是占總量四分之一的梗米,基本上是東北米占市場。在糧食緊平衡的情況下,加強產區與銷區之間的合作,建立長效機制特別重要。
白美清表示,現在飼料加工、植物又加工、面粉加工企業紛紛走出去了,在國外投資,興辦企業。大米行業相對滯后,需要迎頭趕上,要根據“穩中求進”的精神,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子與新辦法。要利用有利的時機,采取多種形式與國外合作,現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條件都已具備,只要堅持走下去,就可那能闖出一條新路。(秦逸)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